6个小技巧+12节亲子游戏课,让自闭症孩子主动跟你沟通!

来源:大米和小米 2023-12-09 18:01 发表于广东不少家庭都出现过这个画面:

宝宝坐在地板上,自顾自地拨弄小汽车,爸爸妈妈在一旁束手无策,只能在内心感叹,到底该如何和小朋友玩游戏?
很多家长都无奈地表示:和自家娃根本玩不起来!

游戏进行不下去

  你是陷入了以下困境吗?

无论是从成本考虑,还是孩子的预后,居家干预都是改善自闭症孩子行为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很多父母却反应和孩子玩不到一起,居家干预进行不下去。
督导观察了上百个自闭症家庭后发现,总结出了新手家长可能会遇到的4大挑战:
1面对孩子过于小心翼翼
每一个互动,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会反复思考符不符合科学干预方法,干预不知如何下手。
2. 玩法单一,不知如何将游戏玩出花样
不少家长都曾提到过,自己和孩子玩3分钟、5分钟可以,但时间一长,自己就不知道该怎么玩了。
3. 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具
很多家长想用专业机构的教材教具教学,却不知去哪找,并且很多教材一旦带上“特殊教育”这四个字,就比较贵。
4. 难以有效率地利用好碎片时间
家长天天跟孩子奔波在各个干预场所,无法把干预渗透到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
如果你也面临了上述类似的难题不知道如何流畅、持续和自闭症孩子互动不妨来看看大米和小米专业督导出品的
《12节RICE居家干预亲子游戏》识别二维码即可观看

《RICE居家干预·亲子游戏篇》

   让你更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RICE居家干预——亲子游戏篇》共分12节,每节都会有专业康复师就游戏活动,详细解读家长与孩子互动的要点和思路。

每一个活动的教学内容都被分为“精细动作练习”和“语言练习”两栏,老师会详细介绍该活动的具体步骤,动作要点,主要动名词和主要句式等。

我们也会教给大家一些学习具体游戏的玩法。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将帮助大家掌握玩法背后的底层逻辑,家长能够和娃互动时举一反三。
为此,专业康复师实操的过程中,会配有大量的专家点评:帮助家长搞懂为什么选择这个玩法、有没有更好的玩法等。
另外,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家长与孩子建立起更亲密自然的互动,享受和孩子的相处时间。

《RICE居家干预·亲子游戏篇》

实操节选之串串珠游戏

游戏玩法一打开密封袋将串珠倒入黑色托盘内
大人把准备好的密封袋和黑色托盘主动拿出来,把打开的机会给到孩子,锻练孩子的手部精细和手指力量。
大人这时可以有语言输入,如“你看有好多好玩的,那我们把他拿出来吧!”孩子可以倒出来,也可以邀请孩子把手伸进去密封袋,将串珠一把一把抓出来。

游戏玩法二拿出一根彩绳
挑出黑色托盘内的串珠串在彩绳上
大人可以主动呈现彩绳,也可以让孩子到某个地方拿,然后跟孩子说:“这么多珠珠,咱们用绳子串起来吧!”
可以先在彩绳的一端打一个结,防止串珠掉落,如果孩子无法独立完成串珠,可以帮孩子拿彩绳,让孩子把串珠串上去。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可以有语言输入,如,“这是一个三角形。”、“这个是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也可以问用单个词就可以回答的简单问题,如,“要不要串心形?”、“这上面是什么?”等等。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介绍两种玩法,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免费观看12节亲子游戏视频。
完整的“串珠珠”游戏指导视频

除了游戏,也有6个小技巧,让自闭症孩子更喜欢和我们沟通。

技巧1
把玩具/活动选择权交到小朋友手里让他们选择自己当下想玩的玩具/活动
小朋友选择了一个玩具/活动后,我们要密切观察他们的玩法,注意他们所关注的焦点是什么,给他们一个机会去带领我们加入游戏。
假设,小朋友突然停下手里的玩具/活动,不玩了,转头拿起了另一个新的玩具,我们不用去制止他们,同样可以观察他在新的玩具上怎么玩,再找机会加入他们的游戏。

技巧2
跟小朋友保持面对面增加他们与我们眼神交流的可能性尽量让他们注意到我们的存在
譬如,我们可以尝试把他们感兴趣的玩具移到自己的脸部附近,观察他们的眼神是否能与我们的目光汇合,或是有无跟随我们的视线。

技巧3
成为小朋友游戏中必要的一部分加入他们的游戏
举个例子,小朋友在搭积木时,我们可以拿起一块积木放在他们搭的积木上面,如果他们不喜欢这个做法,表现出抗议和生气,恰恰是个非常好的沟通机会。
我们要抓住时机,在小朋友发出声音或是做出推到积木的动作时,立马跟他们示范说“不要”,给他们一个模仿和学习的机会,然后尊重他,撤走我们放的积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时候,我们不要离开小朋友的身边,可以重新寻找机会加入他们的游戏。

技巧4
小朋友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评论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如“你搭的房子好漂亮啊”)但不问问题或指挥
因为小朋友是做带领的人,我们只是跟随,如果给他们下指令或指导他们恰当的玩法,会减少他们的主动性。

技巧5
如果我们已经做到了上述4个要点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的过程中,我们要看看他们会不会跟我们做任何形式上的沟通,如看向我们,发出声音,出现肢体动作,或试图远离我们等。记住,小朋友任何一个细微的举动都能够帮助我们知道,在没有大人协助的情况下,他们会如何跟我们做自发性沟通。

技巧6
细心观察小朋友的挫败感坚持跟他们保持互动
即使小朋友表现出抗拒,也不要避开他们,只要让他们明白,我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玩法就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