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2024年10月03日 10:22北京
对话式言指(Intraverbal Tact)中的控制分析以及展望
2024年特殊教育循证教研专题研讨会回顾4
前言
前序推送中,我们介绍了博士生户秀美和刘红梅带来的精彩讲座——“对话式言指(Intraverbal Tact)的概念与应用”。本期推送为大家介绍的是由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杜俊带来的讲座——“对话式言指中的(Intraverbal Tact)的控制分析以及展望”。我们将深入探讨对话式言指中的刺激控制,分析自动附加框架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都身处于特定的言语社区,生活中充斥着大量言语或者非言语刺激,由此引发的刺激控制既是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试想一个场景,当你逛街时,突然在一家店看到一件衣服。这一瞬间可能同时产生诸多刺激控制,例如颜色、花纹、质地、位置、价格等等。引发了我们的一些行为的概率出现,例如细看、评论、购买、想象、试穿等等。而这些行为的概率。也是随着刺激控制不断变化的,以“购买”这个行为来说,当我们看到这件衣服的款式很喜欢时,那么购买衣服的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开始上升。在我们心动不已的时候,看到了昂贵的价格标签,这时价格的刺激控制强于款式的刺激控制,我们购买衣服的行为概率就随之降低。如果这时我们看到另外一件更便宜且更漂亮的衣服,更加强大的刺激控制就出现了,购买先前衣服的概率就几乎下降为零了。也就是说,随着刺激控制强度的变化,行为产生的概率也在变化,最终在当下时间点刺激控制最强的行为展现了出来。想要教给儿童学会对话式言指,我们就需要深入了解对话式言指背后的刺激控制,通过操纵和提高刺激控制,增加目标行为出现的概率。本期小编将带领大家深度探索对话式言指中的控制分析。
一
对话式言指中的刺激控制
(一)
言语刺激和视觉刺激控制
在前面的《2024年特殊教育循证教研专题研讨会回顾2——“对话式言指(Intraverbal Tact)的概念与应用”》一文中,我们学习到对话式言指受到言语刺激和视觉刺激的共同控制,我们先来回顾这些刺激是如何帮助儿童建立对话式言指的。
1.在Step 1中,不呈现动物图片,研究者教儿童仿说四种动物的名称和叫声。例如,研究者说“这是猫”,儿童也跟随仿说“这是猫”。此时仅“这是猫”的单一语言刺激,通过研究者的示范和儿童的仿说,增加了“这是..”和“猫”之间的刺激控制,即儿童在说“这是..”之后更容易说出“猫”。(“它…叫”同理)
2.在Step 2中,研究者教给儿童简单的区辨不同的动物及叫声。例如,研究者指向其中一张动物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辅助儿童回答“这是猫”。这一步骤中儿童需要使用自动附加框架“这是..”,并在图片刺激下产生“猫”,从而组成了“这是猫”的回答。此时言语刺激和图片刺激共同控制,增加了“这是什么”和“这是X”之间的刺激控制,即研究者问“这是什么”时,儿童更容易回答“这是X。”(“它怎么叫”?—“它X叫”同理)
3.在Step 3中:交替提问。研究者呈现一组(4张)动物图片,指向其中一张图片,提问儿童“这是什么?”或是“它怎么叫?”。儿童要能够准确区辨研究者的提问,在“这是什么?”的问题下回答“这是xx(动物名称)”,在“它怎么叫?”的问题下回答“它xx叫(动物叫声)”。这一步的目的是确认儿童的反应受到了准确的刺激控制,确定儿童的反应“这是猫”是图片以及受言语刺激“这是什么”的共同控制,而不是受其他刺激的控制。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研究者的提问和儿童的回答之间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共同组成部分“这是”和“它…叫”,研究者在Step 1的仿说教学中不仅仅是教给儿童仿说动物名称,而是要求儿童仿说“这是+动物名称”这一框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自动附加框架,它也是对话式言指中强大的刺激控制之一。
(二)
自动附加的控制
1.自动附加的概念
斯金纳将言语操作分为初级言语操作和二级言语操作。其中初级言语操作是指受环境事件控制的操作,例如提要求(Mand)、言指(Tact)等。而二级言语操作不仅受到环境事件的控制,还受到说者改变听者反应的控制。自动附加即是一种二级言语操作,其目的在于对听者产生影响,促进初级言语行为在听者一方产生更为明确的效果。举一个例子,当甜甜看到且想要桌上的玩具车时,如果她说“玩具车”,妈妈可能认为甜甜是在言指“玩具车”,因此可能不会做出把玩具车拿给甜甜的举动。而当甜甜说“我想要玩具车”时,甜甜(说者)的话就能促进妈妈(听者)行为的改变,妈妈就会把玩具车拿给甜甜,这个句子中“我想要…”是一种自动附加,其目的是告知听者(妈妈)言语操作的类型(提要求-我想要玩具车),“玩具车”是初级言语行为“言指”。
2.自动附加的类型
3.自动附加框架
在特定的语言社区中,我们常常会反复听到和仿说一些自动附加搭配,例如前面提到的“这是X”,其中“这是”是固定项自动附加,固定项在每个例子中都恒定不变。而“X”则会根据具体场景变为“猫”或者“狗”或者其他动物,这种由固定项自动附加和可变项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就是自动附加框架。当儿童(说者)大量的使用自动附加框架与他人(听者)进行交流,并通过他人(听者)的行为得到强化时,例如只要甜甜说“我想要玩具车”妈妈就会把玩具车拿给她,儿童就会更多地使用自动附加框架影响他人(听者)。
中文常见的自动附加框架
4.自动附加框架在语言形成的作用
(1)听者行为—扩展言语集合
刚出生的小婴儿,尽管他们还没有学会说话,但是在和父母大量的互动过程后,会成为具备区辨能力的听者,此时他们就开始接收自动附加框架的信息了。婴儿在父母说话时会高频率地接触到某些自动附加框架的使用,比如“笑一个”、“下楼”、“放开手”等等,此时虽然婴儿还没有语言,但是他们作为听者能够听到并能够区辨一些简单的自动附加框架,甚至当父母说“笑一个”时,他们可能会做出笑脸。
(2)自我仿说—产生自动强化
我们总是对小婴儿的发声行为兴奋不已,他们的发声行为总是能获得成人的强化,这使得小婴儿发声行为不断增加。当小婴儿发出的声音与成人的发音匹配(妈妈说“mama”,婴儿也仿说“mama”)时,还会得到额外的强化(妈妈抱抱并亲亲婴儿的小脸蛋),随着匹配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匹配本身就成了一种制约强化。这一过程中,小婴儿在作为妈妈的听者进行仿说(说者)时,也成为了自己言语行为的听者(听到自己说“mama”),且获得自动强化(听到自己的发声和妈妈发声的一致)。随着小婴儿与环境的不断互动,他会接触到大量的言语刺激,也会经由大量自我仿说获得大量的制约自动强化,此时,他的自我仿说行为可能会出现泛化,即在类似的前事刺激下,小婴儿也能自发出现之前的言语行为(爸爸抱起婴儿时,婴儿也仿说“mama”)。
杜俊老师指出,儿童初期在自我仿说中习得了简单的言指,在随后与言语社区的接触中获得大量的、更复杂的言语刺激,他们往往也会通过自我仿说习得自动附加框架,以丰富和明确自己的言语,并获得自动强化。但在实践中,自动强化刺激对于一些学习者来说,难以达到需要的程度。由此,对这类刺激敏感度的不足或异常,会对发育产生广泛的影响。我们发现有的孤独症儿童难以习得制约的自动强化,这是未来言语行为研究需要攻克的难点。
(3)泛化应用——依靠多重控制
对于普通发展儿童而言,我们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场景:三宝最近在看西游记,他看到孙悟空说“俺老孙去去就来”,于是跟随电视自我仿说“俺老孙去去就来”,发出了咯咯的笑声,晚上爸爸发现,三宝去洗澡时也会说“俺老孙去去就来”。这个例子中,三宝不仅在仿说“俺老孙去去就来”的过程中获得了自动强化(逗得自己咯咯发笑),还将这种自我仿说泛化到了类似情境(洗澡时)。我们期望儿童能够尽可能多的在适宜的情境中使用所学的自动附加框架,灵活的使用语言。
斯金纳(1957)将泛化归因于自动反应框架、多范例示范、既有行为关系的片段重组,他尤其强调多重控制对泛化的重要作用。自动附加框架内的多重控制,包括固定部分的多重控制和可变部分的多重控制,当儿童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同时受到固定部分的多重控制和可变部分的多重控制,泛化就发生了。例如,一个学习过“男孩的自行车”儿童,他的学习历史让他能够在看到一顶男士帽子时,受到自动附加框架固定部分的控制说出“男孩的”,同时又能结合情境,在不同于“自行车”的情境中受到自动附加框架可变部分的控制,说出“帽子”。
随着自动附加框架的不断熟练,我们可以更好的串联起初级言语行为,更加精确地向听者提供事件的细节信息,可以更加准确地区辨说者的语言。甚至在我们没有获取全部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已有的部分信息,结合对方使用的自动附加模式来猜测说者的意图。即“只听了个开头,就知道你要说什么”。
总结来说,自动附加框架贯穿了语言学习的全过程,是我们的语言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后效到社区传播的必由之路,也是许多孤独症儿童跨阶层进步的关键和难点。接下来跟随小编的步伐来看看教给儿童习得自动附加框架的关键吧!
二
自动附加框架的习得-
等同引发的自动强化的重要作用
杜俊老师介绍了Bergmann的研究《The Tact is Being Emitted by the Child: Replicatingand Extending Parity Research with English-Speaking,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以及其他类似的五篇文献,这些研究证明了由等同引发的自动强化在儿童习得自动附加框架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一起来看看Bergmann的实验。
(一)
研究背景
1. 研究问题:在儿童学习被动语态的过程中,只有主动语态的使用(即目标行为的不相容行为)获得外在强化时,儿童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也就是说,目标行为由学习者自己的内隐式仿说的等同自动强化维持,而竞争行为则是由外在强化维持,比较两种行为出现的情况,由此来比较等同的自动强化和外在强化的效力)
2. 参与者:17名讲英语的学龄前儿童,年龄在3至5岁之间,无发育迟缓病史,随机分派于控制组和对照组。
3. 自变量:示范和强化
4. 因变量:(1)被动语态:言指 “正在被+过去分词” (包含主语、宾语使用错误或缺失的情况),例如:熊猫正在被公鸡挠痒痒/The panda is being tickled by the chicken;(2)主动语态:言指“正在+现在分词” (包含主语、宾语使用错误或缺失的情况),例如:公鸡在挠熊猫痒痒/The chicken is tickling the panda……
(二)
研究流程
1、前测阶段
老师先测试所有组别儿童能否言指“熊猫”或者“公鸡”,确保儿童能够言指“熊猫”和“公鸡”。
2、训练阶段
Control组:老师向儿童呈现动作图片,要求儿童描述图片,以观察儿童主动和被动语态的使用情况,无论儿童如何回答,老师都回答“好的”。
Model Only小组和Model Plus Vocal Imitation小组:
3、后测阶段
(三)
研究结果及启示
1、10名儿童(4-13)中有8名使用了被动语态的自动反应框架,其中有5名儿童在测试环节被动语态的使用使用超过了总数的50%,也就是说由等同的自动强化维持的被动语态数量超过了外在强化维持的主动语态。从而反映出自动反应框架可以通过言语社区的模仿习得,或者至少可以通过这种模仿而得到加强。即使在对不兼容的行为提供了强化物的情况下,这种自主学习依然可以发生。因此将等同作为强化物,可能对言语行为的自主学习产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这种自动强化的制约学习,以此来和我们头疼的肢体运动产生的自我刺激(自我强化)相竞争。
2、与第一阶段的训练和测试相比,有7名参与者在第二阶段的训练和测试中更频繁使用被动语态。这说明多范例的练习对于儿童自动附加框架的学习效率有影响。
3、Model Plus Vocal Imitation小组比Model only小组表现出了更多的被动语态,有可能加入的仿说练习进一步促进了被动语态的模仿行为。
三
言语行为干预中的思路与展望
最后,杜俊老师提出了当前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干预中的思路与展望:
1. 重视仿说在学习新的言指(建立语言类刺激控制)中的作用。在调动儿童动机的情况下,要为儿童提供与当下情境相关联的经常性的描述,特别是在自然情景下的仿说。在我们无法量化内隐式仿说的情况下,把着力点放在外显式的仿说上,要确保儿童是在区辨下的仿说。
2. 很多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是非常频繁的,想要超越孤独症儿童肢体运动带来的自动强化,我们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入手,通过大量的模仿(既有语言类的模仿,也有动作类的模仿),以建立等同的自我强化。从而帮助孩子产生更多的内隐式的tact、intraverbal,以此来防止肢体自我刺激行为产生过多的强化历史。
3. 在对话式言指的教学中,我们更需要强调儿童对复杂指令的仿说,指导儿童通过对教师指令的仿说,增加刺激控制,提高目标行为出现的概率,同时也是学习的好机会。
4. 重视自动附加框架的学习,通过自发仿说、相似的前事刺激引发语言、听者行为和泛化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杜俊老师的讲座还有很多精彩内容!欢迎您点击下方的网盘链接,收看讲座的精彩内容!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96nZg8mYg7BfhuxPSrwzw?pwd=jw6o
提取码:jw6o
文案:王印 杜俊
编辑:王印
审核:杜俊 胡晓毅 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