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夏天 自闭症从入门到精通 2024-01-30 11:00 发表于广东<iframe src=”//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aid=435201607&bvid=BV1X3411o7p1&cid=962606642&p=1″ scrolling=”no” border=”0″ frameborder=”no” framespacing=”0″ allowfullscreen=”true”> </iframe>
邹小兵曾在讲座中提到,有一类自闭症孩子虽然是高功能,但干预起来难度会特别大,因为他们伴随多动。
伴有多动的自闭症孩子,安坐能力比较差,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对于这类孩子,清华爸爸老詹认为,在改善自闭症核心症状之前,首先需要减少他们的多动行为。
老詹19岁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在那里学习工作了近10年。2015年,因孩子诊断自闭症,他开始钻研自闭症相关知识,并当起了全职奶爸,在干预自己孩子的同时,也会帮忙带带其他谱系孩子。
如今7年过去了,他共带过8个谱系孩子,其中6个伴有多动。根据这些经验,他首次提出了“强制性专注训练”的概念。
老詹解释,强制性专注训练,指在游戏过程中,人为地制造一些障碍,让孩子不得不保持长时间专注力。经过长时间的累积训练,使孩子神经系统得到锻炼,控制能力增强,改善多动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强制性专注训练并不是强制训练,不是把孩子按着、打着、逼着,而是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让他们不能分心。比如,走平衡木时,多动的孩子可能会东张西望、磨磨蹭蹭、念念有词……这时,家长可以把平衡木摇晃起来,让孩子没有空隙分神。
以下这些小游戏,就是帮助孩子强制性专注训练的好方法。
室内游戏
01连续套圈
游戏说明:
家长拿着套圈,一个一个地传给孩子,让他套在指定的位置。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做和把圈全部给孩子的区别是什么?
伴有多动的孩子,自己玩套圈,可能很快就会分神,看看这里,看看那里,隔很久再套一下。而家长把圈一个一个传给孩子的过程,对他而言是被动的,不得不专注的过程。
02舀珠子
游戏说明:
用勺子把大量的珠子从一个容器中舀到另一个容器中。
注:需要家长全程盯着孩子,在他分神时提醒、鼓励,从而让他更专注地坚持完整个过程。
03跨越障碍
游戏说明:
把家里的椅子、箱子摆放成一排,牵着孩子的手让他跨越。
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多一点旁白,比如:“注意脚下”,“你可以的”,“加油”,“小心别摔倒”……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更加专注。
04抱球走平衡木
游戏说明:
如图,让孩子在走平衡木时,手里抱着球,或端一杯水(保证水不洒出来),从而被迫使他更加专注。
05走横梯
游戏说明:
就说,如果你去玩,这样的难度,还分不分神?
06花样篮球
游戏说明:
邹小兵教授曾说,“抛接球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训练,还有专注力,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游戏。”
用球类活动锻炼孩子的强制性专注,有趣又有效。
来,看篮球如何在老詹手里花样变身:
单手拍球边拍边计数
交替传单球
双球互动
交替传双球
07拍气球
游戏说明:
如果孩子能力还比较弱,不会拍篮球,可以试试下面这个游戏。
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控制气球的方向,保证孩子不用跑动太大的情况下,能够打到气球。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让游戏持续下去。
08击球游戏
游戏说明:
如图。
注: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控制给球的速度。
09一起跳跃
游戏说明:
多人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变换挥杆速度,或快或慢,从而让孩子不得不提高注意力。
户外游戏
01带球走线
游戏说明:
持续走线是对专注力要求很高的一项运动。
家长带孩子外出时,看到地上的线条就可以带着孩子玩起来,比如广场的装饰,商场的地砖,都可以利用起来。
伴有多动的孩子,一方面家长需要不断在旁边提醒,另一方面还可以人为地增加一些难度,比如带着球,拿着水杯等。
02带球上坡
游戏说明:
原理跟带球走线差不多,大家直接看动图。
多人一起操作还可以增加互动
把球换成平衡车,也是可以滴
03不走寻常路
游戏说明:
带娃外出时,各种边沿、石子路、小桥等也是训练专注的好地方。家长要做的一方面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大量旁白,提醒孩子注意脚下,保持专注。
爬坡
04跳台阶
游戏说明:
“不走寻常路”的另一种方式。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出指令,比如一次一级或二级台阶,让孩子连续跳跃。
05平衡木
游戏说明:
平衡木在前面已有介绍,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推着、拽着、牵着、鼓励着总之想办法让孩子无法分神就对了
往返走
06高空探索
游戏说明:
当一个人在生理上有恐惧的时候,专注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因此游乐场里的器械也可以用起来。
高空绳索
07荡秋千
游戏说明:
别看荡秋千很日常,可是对自闭症孩子的帮助可真不小。
在训练伴有多动的孩子注意力时,家长需要站在孩子前面,与他们面对面,一方面,根据孩子的情况,控制推秋千的力度;另一方面,不时地提醒孩子手抓好;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互动,比如交替数数、唱儿歌、背古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