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就是高功能自闭症?一张图就能区分清楚

来源: 自闭症从入门到精通 2024-03-29 11:00 广东

高功能自闭症等于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就是高功能自闭症?一张图就能区分清楚插图

高功能自闭症孩子长大会被重新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就是高功能自闭症?一张图就能区分清楚插图1

虽然,阿斯伯格综合征已被归为自闭症统称作谱系障碍,但是在生活中,家长还是会经常单独提到这两者。

阿斯伯格就是高功能自闭症?一张图就能区分清楚插图2

尤其是,不少谱系家长认为,阿斯伯格综合征或者高功能自闭都代表着一种“幸运”,而阿斯比高功能更“幸运”。

阿斯伯格就是高功能自闭症?一张图就能区分清楚插图3

那么,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高功能自闭症如何区分?区分他们有意义吗?

01

分分合合的历史

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期崩解征等广泛性发育障碍,全部归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DSM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方的医疗人员诊断精神疾病或障碍的权威指南,目前修订过5个版本(不包括单独的文本修订版)。
但自闭症与阿斯伯格是不是一回事?分离派和融合派的争议从未终止。
率先提出自闭症是一种谱系障碍的英国儿童精神病学家LornaWing博士,是融合派的代表之一。
她认为,既然阿斯伯格人士和自闭症人士,核心表现都是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只是剧烈程度有差异,那么他们就该归为同一类。
分离派则认为,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外在表现有着显著的差异,应该区分。
那么,阿斯伯格和自闭症究竟有什么渊源?我们从头说起——

20世纪40年代,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和奥地利医生Hans Asperger几乎同时在观察一类特别的孩子。
1943年,Kanner在观察了11例相似病例(包括世界1号病例Donald Triplett)后,发表了突破性文章《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
在Kanner的描述中,这些孩子语言、社交和认知有极度缺陷;沉默,对他人漠视和疏远;智力有障碍……
第二年,Asperger也发表了论文,在他的描述中,这些孩子很少与他人有眼神接触;缺乏想象力;话多,常常使用其他人感到奇怪和厌烦的语法;肢体动作笨拙,运动不加;人际关系不佳……
此时,Kanner和Asperger并不认识彼此,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用了“自闭”这个词。
自闭症(autism),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意为“自我”,瑞士精神病学家Paul Eugen Bleuler 在1908年首次提出,用以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种状态,以自我为中心,退缩到自己的世界。
直到1980年过世,Asperger医生在奥地利之外并没有什么名气。
因此,当1980 年自闭症操作型定义首次出现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II)中时,并没有阿斯伯格的概念。
阿斯伯格综合征能够得到广泛关注,融合派代表Lorna Wing发挥了极大作用。
Lorna Wing因自己的女儿苏姗有自闭症而投身于相关研究和临床工作。她认为Kanner当初的研究,判定自闭症的门槛太高,会忽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也正是在此时,她关注到了Asperger的研究,并开始推广“自闭症谱系”这个概念。

1987年,Lorna Wing参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文本修订(DSM-III-R),这个版本中,阿斯伯格综合征作为不完全符合“传统”定义的“准自闭症”,被涵盖在了自闭症的第二种类型中。第一种类型称作“自闭性障碍”,与Kanner的定义接近。
此后,阿斯伯格综合征在临床医生的诊断中慢慢变得广泛。

1994年,DSM-IV出版,阿斯伯格综合征被加入,与自闭症并列,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个亚型。
2013年DSM-5出版,阿斯伯格被归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02

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诊断定义中,并没有专门的高功能自闭症的说法。在生活中,医生和家长常将智力水平达到70以上,具备语言功能,学习能力较佳的自闭症人士称为高功能。

阿斯伯格和高功能自闭症有很多相同点。
比如:
1.他们的核心都是先天性社会交往障碍。
2.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普遍有一些特定或狭窄兴趣、爱好、行为。
3. 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可能都有感知觉异常,他们的触觉、痛觉、嗅觉等阈值可能跟普通人有差异。比如不喜欢被人触碰,过分怕疼或者不知道疼,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忍受不了强光,也受不了噪音……
4. 无论阿斯伯格综合征,高功能还是低功能自闭症人士,都可能拥有“超能力”,比如记忆力强,空间感好,会画画,对音乐超级敏感,但这样的孩子只是少数。
正如Lorna Wing所言,阿斯伯格综合征与自闭症核心症状相符,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只是在向父母传达孩子的状况时,这个名字会轻松一点。

03

区别阿斯伯格和高功能自闭症

如果一定要区分阿斯伯格和高功能自闭症,也有一些端倪。

1.阿斯伯格人士智商更高

高功能自闭症人士智力测试虽然一般在70分以上,但是普遍还达不到“智力超常”的水平,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士通常智商较高。

阿斯伯格就是高功能自闭症?一张图就能区分清楚插图4

美国儿科医生James Coplan

2.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更有社交欲望

高功能自闭症人士经过训练可能发展出一些社交技巧,但没有强烈的社交欲望;而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有明显的社交欲望,但社交方法和技巧让他人难以接受。

3.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确诊的年龄较晚

大概因为高功能自闭症人士的障碍更明显,所以获得诊断的时间会更早一些,一般在3岁左右就能诊断。但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通常的诊断年龄是在上小学或成年后。

4.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的语言功能较强

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语言表达能力,普遍强于高功能自闭症人士。
高功能自闭症人士的问题是语言表达匮乏,而一部分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的语言表达基本正常,甚至可以叽里呱啦说一堆,乍看还挺牛,但换个不感兴趣的话题,就露馅了。
如果做个总结,那么:
高功能自闭症人士是接受和表达信息轻微障碍,在跟人互动中,很难get到对方的社交信号,回应社交时说几句话就断片,在社交活动中感受不到快乐,更喜欢独自待着。
阿斯伯格更倾向于接受信息轻微障碍,他们的表达信息能力比高功能自闭症稍好(但也存在一定障碍,尤其在表述情感、概述事情时会有困难),他们会主动加入社交活动,遇到感兴趣的话题,还能滔滔不绝地分享观点,甚至无视他人终止谈话的信号。

阿斯伯格就是高功能自闭症?一张图就能区分清楚插图5

一张图说清楚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区别

04

所谓的“阿斯特质”
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可能还会有些特点更典型,但这些并不能成为诊断标准。

1.执拗,规则感、秩序感更强
阿斯伯格人士可能更加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比如不会插队,不会说谎等。
普通儿童可能会漠视规则,做出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但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则是认同某个规则后,就会非常刻板地遵守它。
比如老师让大家排队拿糖果,普通儿童可能会伺机插队,但阿斯伯格儿童则不会。

2.情绪比较极端,大喜大悲
《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指出,普通儿童的情绪表达是逐渐增强的,从由一级渐变到十级,而有些阿斯伯格综合征可能只有两个强度指数,从一级直接到十级。
此外,庆幸、失望、尴尬、自豪、嫉妒等更高级细致的情绪,在阿斯伯格人士身上很难看到。

3.淡定,冷漠,荣辱不惊
某些时刻,某些阿斯伯格人士对环境的反应不敏感,表现更像“钢铁直男”。比如看到车祸现场,普通人可能会逃避,阿斯伯格人士则会冷静地分析原因。(当然,这和阿斯伯格本人应对环境的敏感程度有关)

4.化悲伤为气愤
《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指出,有一部分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很难流露和表达伤心的情绪,他们在悲伤时,常常用愤怒表达。
比如,阿斯伯格儿童的宠物死亡后,他可能不是伤心落泪,而是乱扔东西。

表现机械,像人工智能
《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中指出,假以时日,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获得了相对高级的新理论能力,但是他们处理社交信息的时候,需要耗费相当大的精力,这种运用后天认知机制补偿心理理论能力的先天不足,很容易令他们精疲力竭。
普通人天生具备社交直觉,很多时候只要遵循本能,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在社交场景中做出恰当的反应。
而很多阿斯伯格人士必须提取过去的经验教训,生搬硬套到新的社交场景之中,才能做出还算恰当反应。
所以,阿斯伯格人士会在即时或全新的社交的场景中反应迟钝,出现障碍。一位阿斯少女曾这样形容自己:“我们在社交场景中不是人类,而是人工智能” 。这些特征,在大米和小米往期报道的阿斯相关文章中,可见一二:


相关链接:我,26岁阿斯,表白3次被拒,但还是想谈恋爱阿斯女:嫁给见色起意的阿斯男,生下自闭症儿子
有一个「疑似」阿斯伯格老公是什么体验?

05

区别阿斯和高功能,要看本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给自己贴上阿斯伯格的标签,比如马斯克,比尔·盖茨等。甚至还在历史人物中找到些阿斯痕迹,比如贝多芬、莫扎特、安徒生、康德、陈景润、牛顿、爱因斯坦……
在纪录片《地平线:走进自闭症》中,德国发展心理学家Uta Frith展示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感知世界的方式,他说“每个人肯定偶尔都会有自闭倾向吧?有时,我也想宣布自己得了自闭症。”
但是,标签不要乱贴,也不要把这些取得巨大成就的谱系人士,当作整个群体。
判断自闭症谱系障碍,不能全凭主观感觉,除了所谓的特质,更重要的是这些特征有没有给个人带来功能性损害。
阿斯伯格综合征也好,自闭症也罢,融合或分离,只是一个定义的差别。实际生活中,他们需要的支持和帮助,并不会因为这些定义而改变。
倘若进一步科学研究发现,看起来相似的表现是因为环境、基因或其他一些不同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区分才会更有意义。
举个例子,同样眼睛看不清楚,造成近视、远视、弱视的原因不同,针对的解决办法、需要佩戴的眼镜也不同,那么,在医生诊断时,就一定要区分。
如果,研究人员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多种亚型,每种都有与其他类型毫不相干的基因印记。那时,模糊了很多个体表现上不同之处的广义谱系概念,才更需要调整和区分。
本文经原武汉精神卫生中心王晶医生审核发布。
参考资料:1.《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2《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3.《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4.《不同的音调一一自闭症故事》5.《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6.《地平线: 走进自闭症》文 | 夏天
编辑 | 眉沙 若水

EN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