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邀你来杭州讲座 大米和小米 2023-11-02 18:10 发表于广东不少家长在给孩子做干预时,常常语言、认知想教,社交也想练,问题行为也想抓……各种方法学了一大堆,各种训练做了很多,但收效甚微。
干预自闭症孩子的能力习得,有没有一套通用的,可以反复练习的模式?
近期,北大六院郭延庆教授提出:
自闭症本质上是兴趣的偏离,而不是智力或者发展的落后。并且这种兴趣是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改变的。
01
3个关键词
郭延庆教授在一次讲座分享中曾说,在儿童发展发育的过程中,有3个关键词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密切相关:正常差异、发展落后和发展偏离。
1.正常差异
正常差异指的是普通孩子在发展发育过程中的先后、快慢的差别。
比如,同样是1岁的小孩,有的已经会说短语“妈妈吃”、“妈妈喝”、“妈妈牛奶”等,有的还没有语言,只会说咿咿呀呀等无意识的语言,这就属于正常差异。
2. 发展落后
如果孩子已经到了2岁,仍然只停留在咿咿呀呀学语,没有明确用于沟通的单词,如不会叫爸爸、妈妈,这时候我们可以说他是发展落后,指的是发育的延迟。
从智商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群的智商分值是90到120之间,而90到120之间的距离叫做正常差异。而落后是比正常差异的底线还要低,一般差两个标准差以上才称之为落后。所以,当一个人的智商低于70,才叫发展落后。
3. 发展偏离
谱系孩子实际上是“长歪了”,他既不是正常差异也不是发展落后,而是发展偏离,即发展轨道不在正常发展轨道上。
比如1岁的孩子会叫“妈妈”、“妈妈吃”,我们把它叫做正常发展轨道。
但如果1岁的小孩不用教就会大段大段地背弟子规或儿歌,他的言说能力并不落后,却在生活中不会用短语进行交流,不会用语言作为沟通的目的,那么,这属于偏离了正常发展轨道。
医生在诊断孩子的时候,一般会从社会交往、兴趣行为、言语/非言语沟通这三个方面去寻找偏离的现象。
只有找到足够多的偏离,并且这些偏离对他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和困难,以至于形成障碍,才可以诊断一个孩子是否是自闭症。
因为没有一个症状是自闭症所特有的,自闭症也绝对不是因为一个症状而被诊断的。
02
正常化的关键
虽然自闭症在社会交往、兴趣行为、(非)言语沟通多个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离,但郭教授认为自闭症本质上是兴趣的偏离,而不是智力或者发展的落后。
这种兴趣的偏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缺陷型的偏离,也就是正常小朋友都有兴趣的事物,他没有兴趣;
一个是兴趣本身的偏离,也就是正常小朋友都没兴趣的事物,他表现出特定的兴趣。
而这个特征恰恰是自闭症孩子可以走向正常化的关键:因为这种兴趣它是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改变的。
郭教授继续解释了兴趣和行为的关系:
“现在你有这个兴趣的问题(大家都感兴趣,但你不感兴趣),但是兴趣又是通过行为来表达的,我们(通过干预)让你出现这个行为,当你做出这个行为之后,再让你感受到一个显著性的、你感兴趣的一个结果,通过不断地重复训练,这个行为可能就会更多了,多了可能兴趣就会产生”。
更重要的是,这种持续的干预和训练,一定要在具体的环境中去进行。
相关背景资料
在郭延庆一文讲透:自闭症干预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文中,郭教授曾提到,自闭症孩子要实现正常化发展,首先是他需要获得对应的发展里程碑能力,然后是当所处的环境需要某项能力时他能表现出来,不需要或者不能随便表现这些能力的时候他能控制得住。
因此,自闭症孩子的正常化发展首先要理解在一个具体环境中对人本身的要求是什么,然后再按这个要求去训练和不断适应。
比如,我们要训练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能坐得住。
郭教授说,经过多次的练习、多次接触这样的场合、多次在这样的场合的练习,而且每一次练习之后,我们都给他一些甜头,让他觉得做这种练习不枯燥,还蛮有意思,虽然这个练习本身枯燥,但是跟练习搭配的结果不枯燥,“经过一个月、两个月、半年的锻炼,这个小孩将有可能越来越接近于我们的行为目标。
这个转化过程,也是孩子实现正常化的过程,可能要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这几个月时间很值得。因为花几个月甚至几年习得这个能力,他接下来生命当中的几十年里都具备了这个能力。
“你们不要怕一个将来能用得上的能力它形成得晚、形成得慢,关键在于形成的启动、形成的过程”。郭延庆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