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种严重影响宝宝睡眠的长期因素,最容易被家长忽视!

来源: 儿保测查 2024-04-03 17:40 河南影响宝宝的长期因素

影响宝宝睡眠的长期因素主要是父母的养育方式。

其实一个健康的宝宝天生就拥有可以睡好觉的能力。

这个能力包括自主入睡,自主形成睡眠规律,随着月龄增长自主减少夜醒直至睡整夜。父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是不断观察,并顺应宝宝发出的各种信号做出相应的调整。

然而,可惜的是,很多新手父母虽然非常爱宝宝,但是由于缺乏睡眠知识,错误解读或者忽略了宝宝发出的各种信号,反而给宝宝的睡眠制造了很多障碍,从而使一个拥有“天使” 资质的宝宝变成了“小睡渣” 

1

入睡习惯的养成

不当睡眠联想

睡眠联想指的是宝宝在入睡时会把睡觉和其他事情关联起来。比如,有的宝宝睡觉就要吃奶,在这里,吃奶这个行为就是睡眠联想;还有的宝宝喜欢抱着自己的毛绒玩具睡觉,抱着毛绒玩具这个行为也是睡眠联想。通常睡眠联想都是让宝宝平静下来的安抚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宝宝平静下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从而平静入睡。

宝宝的睡眠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分为一个个睡眠周期,这点和成人的睡眠是一样的。宝宝白天小睡常见的睡眠周期是30~45分钟,夜间的睡眠周期后半夜是2个小时。在两个睡眠周期之间的转换点,通常宝宝都会短暂醒来,此时,很多宝宝需要再现睡眠联想才能睡过去。比如入睡的睡眠联想是吃奶,那在半夜的睡眠周期之间的转换点,宝宝也需要再次吃奶才能入睡。

奶睡、抱睡、抱哄是安抚宝宝睡眠很常见的方法,但是这确实是带来很多睡眠问题的睡眠联想,我姑且把这些入睡方式称之为不当睡眠联想。

奶睡是指宝宝通过吮吸妈妈的乳头来入睡,睡着时往往还在吮吸。抱睡指的是抱着宝宝哄睡,宝宝在大人的怀抱里睡着,并继续在大人怀抱里睡,直到最后醒来。抱哄指的是抱着宝宝哄睡,宝宝在大人的怀抱里睡着后被放在床上。

这些不当的睡眠联想导致的问题大家并不陌生:频繁夜奶/夜醒,白天小睡要人为干预接觉。主要原因就是,宝宝需要借助抱哄或者妈妈的奶来入睡,在睡眠周期转换点依然需要借助大人的力量平静下来并入睡。而我们成人虽然也会在睡眠周期之间的转换点醒来,但是我们基本没有察觉到自己醒来。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成人没有任何睡眠联想,因此在醒来之后可以很快睡过去。

睡眠联想是怎么形成的呢?通常刚出生的宝宝在睡眠这件事情上并无睡眠联想,对他们来说,困了就睡,饿了就吃,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6~8周左右时,宝宝开始有了将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的思维能力。睡眠联想就很容易在这个阶段形成,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巩固和强化。

有部分宝宝在妈妈月子里就表现出睡眠困难的迹象,睡前哭闹不止,这有可能是生理原因,例如前面提到的肠胀气和黄昏闹,也有可能是没有及时安排睡觉,过度疲劳造成的。对新手妈妈来说,孩子的哭闹会令我们手足无措,产生内疚甚至烦躁的感觉。为了尽快止住孩子的哭声,让他入睡,就会用喂奶和抱,甚至深蹲来安抚宝宝。久而久之,宝宝的睡眠联想就开始形成并慢慢固化下来。

老一辈的育儿方式,宝宝都是抱着睡、吃奶睡的,大部分的新手父母也是在老一辈人,包括父母和月嫂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养育孩子的,自然也就接受了宝宝需要抱着睡、吃奶睡的观点。

这种情况下,抱睡和奶睡的睡眠联想很容易就形成了,频繁夜醒/夜奶,白天小睡短等睡眠问题也就形成了。

2.夜醒过度干预

我们前面谈到,我们的睡眠分为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即活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睡眠)即静止睡眠。顾名思义,活动睡眠期间我们会睡得比较浅,静止睡眠期间我们会睡得比较深。

相比成人,婴儿的活动睡眠比例很高,足月刚出生的婴儿,活动睡眠比例大概有50%,而成人只有25%。孩子要到差不多青少年阶段,活动睡眠比例才会和成人趋于一致。

婴儿在活动睡眠中有个特点就是睡得轻,不仅会有各种小动作,抓脸、翻身、滚来滚去变换睡觉位置,还会发出声音,甚至哭两声,会坐会站的婴儿还可能突然坐起来或者站起来。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睡眠周期转换点,因为此时,婴儿会有一个半清醒期。很高的活动睡眠比例加上多个睡眠周期转换点,就造成了很多婴儿半夜频繁醒来的假象。而后半夜(12点以后)活动睡眠比例很高,也造成了很多婴儿在后半夜多次醒来或者睡不踏实的假象。

讲到这里,我们发现,宝宝在整夜的睡眠中并不是很安稳的,动作和声音都颇多,甚至会看似醒来。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并不是要求妈妈做点什么。

新手妈妈往往由于激素的问题,睡眠变轻。其结果就是宝宝稍微动一下,妈妈就会醒来。大多数被宝宝吵醒的妈妈其实意识并不太清醒,往往会以为宝宝清醒了,第一个反应是尽快把宝宝哄睡着,就会主动去照顾宝宝,或者把宝宝抱起来哄,或者给宝宝吃奶。这样做的后果是,宝宝可能会被彻底弄醒,然后在吃奶或者抱哄的睡眠联想下重新睡过去。这种模式持续一段时间,宝宝就会在特定的时间醒来,并需要大人帮忙哄睡,夜醒频繁的问题就来了。

这里我有两个建议可以减少过度干预

● 在宝宝睡觉的地方装一个摄像头,早晨起来时回看夜间宝宝夜醒的视频,也许你会发现宝宝并不需要你的干预。

● 在宝宝夜醒后等几分钟,观察一下,看看宝宝是否真的醒来需要你的干预。

帕梅拉·德鲁克曼在她的《法国妈妈育儿经》一书中提及,大部分的法国宝宝在3~6个月之间就可以睡整夜了,而法国妈妈从未对宝宝进行过睡眠训练,主要是法国妈妈天生就知道宝宝夜醒时,她们需要等一等,观察一下再行动。当然这个方法在宝宝3个月前使用会比较有效,但是一旦睡眠联想形成,这个方法就很难奏效了。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白天小睡上。宝宝白天小睡的睡眠周期是30~45分钟,很多宝宝会在一个睡眠周期后醒来。很多新手父母不明就里,以为宝宝彻底醒来不要睡了,就把宝宝抱起来了。久而久之,宝宝形成了白天小睡短,很难接觉的习惯。此时的正确方法也是要先观察再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有些父母会认为满足婴儿的需求很重要,所以才会在婴儿发出声音的第一时间冲过去安抚。然而,婴儿在夜间的主要需求是“好好睡觉,不被打扰”。我们贸贸然冲过去安抚并没有满足他真实的需求,反而适得其反。我们每个父母都很爱孩子,但是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停一停,真正地倾听孩子,理解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真相是:妈妈懒一点,孩子才能睡得好。

3.喂养不规律

目前母乳喂养普遍是建议按需喂养,还有一些比较极端的建议,让妈妈们喂奶时不要看表,看宝宝。然而,对于这个“需” 的理解,让很多妈妈掉进了坑里。

“需” 的第一个误区宝宝一哭,妈妈就喂。因为很多新手妈妈对宝宝哭的理解是,他饿了,需要吃奶了。其实宝宝哭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一定是饿了。结果往往就是按需喂养变成按哭喂养。

“需” 的第二个误区:宝宝叼着乳头不放,就是饿了。其实宝宝吃奶除了有营养的需求,还有吮吸的需求。把宝宝吮吸的需求和吃奶的需求混为一谈,就会导致无序喂奶。

这些对“需” 的错误理解不仅让妈妈们白天喂奶很辛苦,也让宝宝白天的作息吃奶变得很混乱,进而导致了我们常说的夜奶频繁的问题。半夜宝宝一哭,妈妈就以为宝宝饿了,就会喂奶。这就会给宝宝形成睡眠联想,导致夜奶/夜醒频繁。夜奶频繁的小月龄宝宝,容易加剧肠胀气,导致夜间不舒服而更频繁醒来。很多宝宝夜间吃得过多,白天反而吃不进去奶,造成假性“厌奶”,添加辅食也很困难。

前4个月的宝宝哭闹是比较多的,如果一哭就喂奶,宝宝每次摄入并不多。每次摄入少,隔不了一会就又饿了。这种喂奶方式,导致了宝宝饥饿和消化没有形成规律。宝宝睡下去一两个小时醒来,其实妈妈是没有信心判断宝宝不饿的,然后就频繁喂夜奶。

目前普遍认为吃奶粉的宝宝比吃母乳的宝宝睡得好。国外有些研究也支持了这个结论。

2003年的一项对253个新生儿的追踪研究显示:

2/3的宝宝第3个月底睡了整夜觉,其中94%都是“奶粉宝宝”。

近几年澳大利亚对4507个宝宝的研究证明,6个月左右的宝宝,“母乳宝宝”的夜醒比“奶粉宝宝” 高大约66%。

我们通常认为奶粉更抗饿,所以吃奶粉的宝宝会睡得更长一些。当然,这是一个原因,因为奶粉中的酪蛋白更难消化一些。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奶粉宝宝” 的喂养比较规律,宝宝的饥饿和消化规律比较早形成。一旦宝宝的饥饿和消化规律形成,每顿的摄入量就会比较恒定,夜间的喂养规律也会形成,从而减少夜醒次数。

4.过度刺激

过度刺激指的是我们给宝宝超出他感官负荷的刺激。过度刺激会造成宝宝入睡困难和频繁夜醒。

除了外界环境对宝宝的刺激,我们也人为给了宝宝很多刺激。比如宝宝睡前使劲逗他。有时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宝宝就彻底沦为全家的玩具。很多时候宝宝的睡眠需求被搁置了,而不得不去逢迎亲戚朋友的“热情”。这种情况下,宝宝自然难以入睡,睡着了也容易频繁醒来。

各种声光电玩具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刺激。其实各种花花绿绿的玩具对宝宝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刺激了,加上声光电,那刺激就更大了。睡前尤其要避免给宝宝玩这些声光电玩具。手机则是高级版的声光电玩具。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宝宝哭闹,给宝宝养成了睡前看手机的习惯。手机不仅是刺激,产生的蓝光也会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习惯是一定要戒除的。

经常看到有些家长晚上会带宝宝出去看广场舞。大部分的广场舞会在灯光明亮的广场上进行,大喇叭放出的音乐声音也非常大。这无疑给宝宝造成了巨大的刺激,会严重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还有一种过度刺激,就是宝宝受到了惊吓。宝宝受到惊吓时,大脑会拉响警报,导致情绪和大脑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无法放松。一般受到惊吓后,大约一周左右,宝宝睡眠质量会逐渐好转。

下面是一些妈妈给我的留言:

1岁5个月的时候,宝宝半夜醒了,我让他爹进去哄,他爹打开门,张牙舞爪、又蹦又跳地就进去了,宝宝朦朦胧胧吓哭了。从那以后夜醒更频繁了,而且醒了一定要妈妈哄。

大概是6个月时,宝宝第一次看到牛,哭了一个晚上。春节回老家过年,被鞭炮声惊吓到了,整整一周睡眠质量都很差。

宝宝能承受的刺激强度是有个体差异的。

一般来说,月龄越小的宝宝承受刺激的能力越差。

5.睡眠安排不规律

睡眠安排不规律会导致宝宝入睡困难,频繁夜醒,甚至早醒。

这里要谈一点稍微复杂的睡眠机制。宝宝的睡眠机制由两套系统组成,睡眠压力系统和昼夜节律系统。

睡眠压力系统主要掌管白天的睡眠,可以理解为清醒时间越长,睡眠压力越大,宝宝也就越困。

昼夜节律系统掌管夜间睡眠,而褪黑激素是掌握昼夜节律系统的主要激素,是随着光线变化来进行分泌的。简单地讲就是天黑了褪黑激素就开始大量分泌,人就会昏昏欲睡;天亮后褪黑激素的分泌会降到最低水平,人就会在睡梦中醒来。

这两套系统掌管了宝宝的内在生物钟。宝宝的睡眠时间、时长如果和宝宝的内在生物钟和谐,宝宝的睡眠就是规律的。 

具体表现如下:

● 宝宝在白天睡眠压力达到峰值时去小睡,且睡够时间,以确保睡眠压力下降到足够的水平。

● 宝宝在天黑后开始夜间睡眠,清晨太阳升起时起床。

● 宝宝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内基本一致。

这个和消化系统的规律有点像。比如我们每天都中午12点吃午饭,且早饭的摄入量基本一致,那么每天到12点就会饿,吃得会比较香。

如果每天在早晨9点左右睡眠压力会达到顶峰,每天都在这个时间安排小睡,宝宝自然会入睡比较快。但是如果今天9点睡,明天10点睡,睡眠压力系统就不恒定,自然会入睡困难。

6.睡得太晚

睡得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这个问题从成人身上蔓延到了婴幼儿身上。我通常建议2个月至2岁的宝宝应该在晚上6~8点之间入睡,2~3岁的宝宝不应该晚于晚上9点入睡。然而,大部分的家庭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现代的家庭,晚上各种热闹,爸爸妈妈都回来了,看电视、陪玩,宝宝怎么舍得睡呢?这么多的刺激,宝宝的大脑如何放松下来呢?

睡得过晚往往造成宝宝过度疲劳,睡前哭闹,并且容易夜醒。前面提到,宝宝的睡眠也是受褪黑激素分泌主导的昼夜节律系统支配的,而晚睡则违背了这个规律,带来更多的睡眠问题。

要想让宝宝早睡,在睡前1小时就营造睡眠气氛很重要。关掉电子产品,把家里的灯光调成暖色,把刺激性游戏换成讲故事这类能让宝宝放松下来的事情。

7.过度疲劳

很多流传下来的说法认为:“宝宝困了自然就睡了。”“宝宝醒的时间长一些,会比较累,容易睡。”“宝宝白天不睡,夜间会睡得好。”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白天,宝宝的睡眠周期和清醒周期是交替的。每个清醒周期结束时,需要及时给宝宝安排睡眠。如果没能及时安排睡眠,下一个清醒周期就会开始。为了维持在一个清醒的状态,这时宝宝的身体就会大量分泌皮质醇(一种导致大脑紧张和兴奋的激素),让身体处于亢奋状态。如果宝宝白天睡得不够,皮质醇就会累积。

由于皮质醇的水平上升,宝宝会表现得非常难入睡,入睡后也会频繁醒来,表现为:夜间尤其是前半夜会频繁醒来,白天小睡一个周期就会醒来号啕大哭。

过度疲劳的宝宝往往有两种表现:

● 月龄小的宝宝(通常是1岁以前的宝宝)会哭闹不止,非常难安抚。

● 月龄大的宝宝(通常是1岁以后的宝宝)会表现得格外兴奋,似乎不想睡觉。

这两种表现常被误读为“宝宝不想睡觉”“宝宝很兴奋,一丝困意都没有”。这种误解一旦产生,宝宝就会持续过度疲劳,造成很多长期的睡眠问题:入睡困难,频繁夜醒,白天小睡短,早醒。

影响宝宝睡眠的深层次原因

1.母亲的焦虑在我的咨询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一件事情是,很多打算找我咨询的妈妈,仅仅
焦虑是一种现代人并不陌生的情绪。自从我们做了妈妈开始,焦虑就开始伴随我们的育儿生活。造成焦虑的原因,有身体激素变化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当我们焦虑时,我们并不能更好地解决育儿和睡眠问题,反而会造成很多混乱。

父母的焦虑和紧张是会传染给孩子的。焦虑的来源是恐惧和不安,当我们恐惧时,孩子自然也会感到不安。也许我们不能理解,那么小的孩子,是怎么接收到父母焦虑的信号的。当一件新事情发生时,孩子并不知道这件事情自己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他们依赖大人的反应做出判断。
如果大人很放松,孩子就会觉得没有危险;如果大人很紧张,孩子就会觉得很不安全。
具体到睡眠这件事上来,如果每次给孩子哄睡时我们都紧张无比,孩子自然会觉得睡觉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从而无法放松下来。
临床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在他的著作《游戏力》一书中提到了“第二只小鸡” 的实验。通过三步的实验,同时和不同时吓唬两只小鸡,得出的结论是:受惊吓的小鸡会观察第二只小鸡在干什么来判断环境的安全性。如果第二只小鸡在欢快地溜达,则第一只小鸡认为安全;如果第二只小鸡装死,第一只小鸡也会装死。他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二只小鸡”!

有个妈妈曾经问过我:“我心里焦虑,又没写在脸上,孩子怎么能知道?”其实我们的焦虑基本都会写在我们的身体上,只是你不曾意识到。曾经有一次,朋友提醒我有皱眉头的习惯,于是我就下意识地注意,自己每次紧张烦恼时都会皱眉头,同时整个身体处于紧绷状态。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紧张焦虑都写在我们的身体上,只是我们自己压根意识不到。这种紧张的状态来抱孩子,他是完全可以感受得到的。
焦虑还会导致妈妈无法对孩子的真实需求做出反馈。妈妈在焦虑时往往被情绪支配着,很难用心去读懂孩子的真正需求,而是按照自己的情绪和先入为主的想法做出反应。

举个例子来说吧,孩子哭闹时,如果妈妈正处于焦虑状态中,通常孩子的哭闹会让她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比如烦躁(我曾经在朋友圈做过一个小调查,听到孩子哭感到“烦躁” 的人是最多的),甚至是悲伤。此时父母通常会认为孩子心里苦,把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孩子的感受。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投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孩子的哭声一般都是有含义的,或者饿,或者困,或者纸尿裤要换。孩子的哭声往往是中性的,只是一种语言。当我们给哭声赋予情绪时,孩子的真实需求(大多数都是生理需求),往往就被忽略了。如果我们不被焦虑的情绪主导,就能够客观地分析情况并观察,找到孩子的真实需求。

焦虑也会导致妈妈无法区分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夜醒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孩子在夜间醒来时,长时间处于焦虑的妈妈往往第一反应是“怎么又醒来了?” 然后下意识地想办法让孩子尽快睡过去,而不是去寻找孩子醒来的真正原因。孩子醒来的真正原因也许是热,也许是身体不舒服,也许是尿布湿了。这就在无意中造成了孩子的习惯性夜醒。
同时,孩子睡眠不好又会导致妈妈睡眠不足,妈妈长期睡眠不足也会加重焦虑情绪,甚至患上产后抑郁症。
有研究表明,由于身体激素的变化,70%~80%的妈妈会在产后经历一个短暂的轻度抑郁期,大多数妈妈会在产后2周左右恢复正常。而大约15%~20%的妈妈,抑郁情绪会严重,直到发展为临床抑郁。如果怀疑自己患上了抑郁症,要尽快就医。
如果妈妈只是比较焦虑,并未到抑郁症的程度,可以尝试下列办法来改善自己的情绪:

  • ● 每天花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做运动。运动会让人分泌多巴胺,带来很多快乐。● 把孩子交给爸爸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带几天,自己补个觉。睡眠对于情绪的修复作用非常强。● 每天睡前冥想10~20分钟左右,时间长了会发现非常有帮助。研究表明,冥想对治疗失眠症、抑郁症和减压,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当有烦躁情绪产生时,试着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写生活日记,发掘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片段。

2.家庭分歧家庭分歧对孩子睡眠的影响是中国家庭的普遍现象。因为有了孩子之后,家庭成员会增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会来帮忙,还有的家庭会请阿姨。虽然有人帮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能让妈妈更安心地工作,但是,在育儿这件事上,有时候未必是“人多力量大”。老一辈人和年轻父母在育儿这件事情上的代沟格外深,宝宝睡眠更是重灾区。即使爸爸和妈妈之间也有很多分歧。这种分歧会表现在对待孩子睡眠时间的安排,入睡方式,夜醒的处理方式,睡眠环境的安排上等方面。年轻的父母会看各种育儿书学习,老人则更喜欢按照经验来。然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的父母的养育经验并不丰富。
家庭成员内部的分歧会导致孩子作息不规律,夜醒问题严重,睡得晚等。比如妈妈带孩子时可能白天2小时就安排睡觉,其他家庭成员带孩子时可能会让宝宝清醒三四个小时。
还有的家庭,孩子夜间哭闹不止,妈妈怎么哄都哄不好,可能其他家庭成员就会把孩子抱出去玩1小时。也有其他家庭成员会答应2岁多的孩子半夜到客厅玩的要求。这样就会造成孩子习惯性的长时间夜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