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自闭症孩子最欠缺的能力是什么?
有的人说是语言,有的人说是眼神,更有的人说是智力,国际DSM-5自闭症诊断标准告诉我们,社交障碍才是自闭症孩子最欠缺的能力。
提升社交技能到底应该使用哪些方法?作为从业30多年的特教老师,带过5000+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自闭症孩子,个人认为,下面这5种干预方法,对自闭症孩子的社交发展帮助最大。
1、社会故事法
主要是针对语言能力较好,但社会认知差,心理认知层面有缺陷的自闭症孩子。利用各种社交情景故事(预设情景)引导孩子去认识各种情景,教会他们应对不同的社会场合,诱发其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
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环境的优势,开展此方法干预,早期可以获得明显的进步和改善。有助于自闭症孩子在特定社交情境中形成正确有效的言语行为。
对于轻度自闭症,或高功能自闭症孩子,国内不少机构会采用这种方法。对社交技能提升确实具有一定作用,但这些预设的场景比较单一,不够灵活,有些孩子在主动发起社交行为方面经常会遇到瓶颈。
2、同伴介入法
很多人把同伴介入法理解为自闭症干预的集体课,大错特错啊。同伴介入指的是,
通过增进自闭症孩子与普通同龄人之间的良性社会互动,用普通孩子的正常活动去刺激自闭症孩子,让他们多出现我们所期望的社交行为。
实际上普通孩子的介入,不仅仅是一个示范的作用,而是随时随地的给予强化。
同伴介入法用好了,确实有用,但限制条件比较多,首先你得能够找到一个愿意奉献爱心,舍得付出的普通家庭。或者自闭症孩子有一个正常的哥哥或姐姐。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是非常适合居家干预的一个模式。
3、绘本教学法
绘本教学法是几乎所有机构都在用的方法,借助老师丰富的语言及绘本道具向儿童讲述故事,清晰直观地帮助孩子理解绘本中蕴含的人物情感与社会准则,让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得到提升。
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认清楚,开展绘本教学法的前提是,孩子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什么能力呢?良好的视听感知能力,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指令配合能力,注意力水平等等。至少他们的智力水平不能太差,毕竟从绘本的图案中,联想到实际行为,这是一个思维转换过程,看到和做到之间还有一个过程,如果智力水平太差,孩子很难通过这个方法得到进步。
我们的经验是,对于一些勉强可以进入幼儿园的自闭症小孩子,家长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利用亲子的优势,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4、团体游戏治疗
此方法强调的是游戏元素,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动来改善自闭症的社交核心问题。团体游戏治疗法对于初学的小白家长来说,难度比较大。不仅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水平,认知能力,去准备丰富的游戏素材。更需要家长有极强的控场能力,因为你不仅要考虑干预训练的细节,同时还要兼顾营造氛围,处理矛盾纷争,还要时刻观察孩子的兴趣、情绪,想办法去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和交往意愿。
在我们机构的团体游戏干预中,通常都需要多位老师同时参与,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游戏的干预过程都要有评估记录,记录任务的完成指标,孩子的情感体验,言语运用,沟通效率的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选择多名自闭症孩子参与游戏,我们就要注意根据孩子的能力去匹配相应的游戏任务。记住,以孩子为中心,千万不要让孩子去适应游戏,毕竟他们都是自闭症,现实中,我们几乎找不到2个能力近似,水平相当的自闭症儿童。另外,在游戏干预的目标中,究竟是重视情绪体验,还是重在社交技能提升,家长要权衡好。
所以,提醒家长,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游戏流程和辅助,那么在家做团体游戏干预,很可能最后只是白白热闹一场而已。
5、关键反应训练法
最后说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键反应训练法。很多家长都听过,也都接触过。但真正做的好的,凤毛麟角。
关键反应训练有一个前提,这是很多家长都绕不过去的坎,这个前提就是行为分析。没有行为分析,你的关键反应训练基本上就是跟着感觉走,或者拿过来别人的模版进行复制。
关键反应训练的底层逻辑很简单,就是借助自然生活中的多种学习形式,去激发自闭症孩子的社会互动意愿,实现技能泛化目标,进而提升社交技能。
很多家长没有吃透什么是【生活中的多种学习形式】,觉得自己家里生活场景很单一,每天都是一个样,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
实际上,机构老师也会使用这个方法,但是会进行背景设计,而且这些背景设计都是多基线任务,多层次线索的。一个线索如果无法触发孩子产生关键反应,那么就用另一个。不会让任务中断。这就保证了训练的持续性和逻辑性。
实际上,关键反应训练中,还会加入其他循证干预的技巧,比如强化,游戏等等。尽可能让孩子增加主动性语言使用频次。
关键反应训练也可以配合其他干预方法使用,同样会提升自闭症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改善他们的社会适应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