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米和小米2024年10月12日 18:29广东
VOL 3439
是什么?为什么?在哪里?可以吗……
如果你的孩子开始整天围着问个不停,那么恭喜你,这是正在变“好”的一个标志!
中山三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邹小兵教授曾提到:“学会恰当地提问——孩子离‘最佳结果’就不远了!”
提问,为什么如何重要
经常会有家长问,我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上幼儿园?
邹小兵教授将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学需要具备的能力分为6级社交阶梯,当孩子的能力到达第4级阶梯时,他就能上幼儿园了!
社交6阶梯及相关的社交元素
而提问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
邹小兵教授说,孩子一旦学会了提问,他的人生就迈向了新阶段——从被动地接受灌输阶段,进入到自我探索世界的阶段,而且不是自学,是通过他人,通过问问题获得知识。
“我们期待孩子出现的提问是探索性的、求知性的、知识性的,而不是强迫性的重复性的。”
家长们可以想一想,你的孩子如果想喝牛奶,他是怎么表达的?
是直接说“我要喝牛奶”——提要求;
还是“我可以喝牛奶吗?”“哪里有牛奶喝?”——询问;
不要小看了这两种表达方式,背后反映的是孩子思维的方式,如果孩子可以使用问句,那代表着他不只是要求一个具体的物品,还想知道“可不可以”“在哪里”等信息。
这代表着他开始对外界产生好奇,开始会用沟通的方式,去获得更多外界的信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这对于有社交沟通障碍的自闭症孩子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什么时候教孩子提问
上面提到,提问是社交阶梯第4阶梯的元素,那么此时孩子已经习得了前面3个阶梯大部分的能力,比如孩子至少要会看、指、应、说,能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如“妈妈不要去上班”,“我要喝牛奶”等等。
详情可参照这些:邹小兵 | 自闭症孩子训练成功必经之路:6级社交阶梯、100个“社交元素”!
可能有的孩子还没正式提问,但已经有了开始提问的样子,比如会指着某个东西望我们一眼,或者会“啊啊啊”地发音。
要想孩子早点学会提问, 家长们在干预时也一定要掌握一个节制,不要碰到什么,不等孩子反应就教“宝贝,这是矿泉水,这是地毯,这是苹果,这是香蕉……”可以慢一点,“宝贝这是矿泉水”,然后到下一个物品时,先指一指,TA不会我们再去旁白。
提问怎么教?
说方法之前,想请家长们想一想: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提问?
最常见的有以下3种情况:
1.遇到了一个自己不知道答案的难题;
2.我们自己不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问题;
3.我们很想得到的答案;
弄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去设计出符合上述条件的小游戏,引导他们提问。
下面看邹教授给的一个示范——
❎ 教提问的错误示范:
直接说“宝贝,你要问‘妈妈,这是什么’”,因为这一来别扭,二来容易让孩子鹦鹉学舌。
✅ 教孩子提问的例子:
爸爸妈妈可以在家庭成员的必经之处,如走廊,准备一个挂钩,每天挂上一个新鲜玩意,可以是玩具或食物,比如一开始挂个香蕉。然后爸爸妈妈抱着孩子(年级大的也可以牵着)走进来。
妈妈问爸爸:“爸爸,这是什么?”
爸爸回答:“这是香蕉”
妈妈:“可以吃吗?”
爸爸:“可以。”
到了下一级学“为什么”时,爸爸还可以回答:“不能吃。”
妈妈:“为什么?”
爸爸:“因为还没有熟。”
……
还可以让爷爷奶奶拍下这个情景来,在没法亲自做这个训练时,把录像给孩子看,一天看几遍。
角色扮演+录像回放,一两个星期后,爸爸妈妈抱着孩子再去看挂钩时,妈妈就在孩子耳边轻轻地说“这是什么?”孩子仿说“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回答。
过几天又来到走廊,看到挂着新鲜东西,孩子可能自己就问了“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再回答。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教提问时,代言人(例子中妈妈的角色)很重要。我们可以有一个人跟在孩子身后直接问“哪里有糖果”,“这是什么”来养成孩子直接提问的习惯。
千万不要直接对孩子说,“你去问爸爸,糖在哪?”这种方式,很可能让孩子养成等待别人提示他“你去问……”再进行提问的习惯,或者有些刻板的孩子就学成了“你去问,糖在哪”。
孩子会提问
但很少主动问咋办
经常有家长说,孩子已经会”提问“了,但很少对生活中的事情主动“发问”,这是咋回事呢?
大米和小米语言康复高级督导黄霞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家长在教孩子提问时,目的性过强导致的,太过于关注孩子使用问句,忽略了他们本身的好奇心。
比如,有的爸爸妈妈会指着一个孩子早已认识的矿泉水瓶,对他说“宝宝,你去问奶奶,这是什么呀?”
孩子心中已有了答案,就不会配合家长去向奶奶提问了。
所以,家长需要记住的是,让孩子学会”提问“,并不只是教他们学会使用疑问句,而是要帮助小朋友培养好奇心和主动问问题的习惯。
还有,有的孩子学会了提问后,可能会化身“十万个为什么”,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回复,有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也没关系,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慢慢思考。
内容源自邹小兵教授讲座、语言康复督导黄霞
整理/春桃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