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指导性反馈促进孤独症儿童习得未经教学的言语技能

来源: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 2024-05-15 10:02 北京

利用指导性反馈促进孤独症儿童

习得未经教学的言语技能

    指导性反馈(Instructive Feedback,以下简称IF)是指教师对儿童的主要目标行为进行反馈的同时加入次要目标行为,而不要求学习者做出反应。例如,教师教授学生命名图片(如,教师呈现熊的图片,学生说“熊”),教师在给予社会性赞扬的同时给予指导性反馈,即补充该物品的附加信息(例如,“对!熊有锋利的牙齿”),这种额外增加其他信息的反馈就是指导性反馈

    以往小编也向大家介绍过“指导性反馈”的相关研究《采用指导性反馈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言语行为》(可点击跳转),这篇研究直接教学职业名称,并指导性反馈该职业的工作地点/工作用具/工作职能,最终探测学生是否在未经直接教学的情况下掌握了指导性反馈中附加的次要信息。

    本期小编将继续拓展“指导性反馈”的相关研究,向大家介绍发表在Behavioral Interventions上的文章Emergence of verbal responses using instructive feedback: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这篇研究巧妙地设计了实验程序,初步验证了主要目标的掌握并不是次要目标习得的必备条件,给未来研究和教学给予了较多启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研究具体是怎么做的吧!

研究对象

    参与者是3名被医生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分别是10岁、9岁和5岁。所有学生都能用声音进行交流,能够进行声音模仿,至少能够保持坐姿并参与成人指导的活动10分钟而没有问题行为。

环境和材料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坐在一张单独的桌子旁,偶尔会有其他孩子在房间的其他桌子上和治疗师一起工作。

    实验材料包括三套12.7 cm × 10.16 cm的图片卡。与每个学生的行为分析师协商后选择教学材料的图片集。每组图片集由三个新刺激组成,每个图片卡均以白色为背景设计彩色物品图片,每种刺激物包括3张图片卡用于多重范例教学。每位学生使用的图片集和图片集包含的教学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如下图所示。

研究设计和因变量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设计为跨刺激组、多探测的实验设计(multiple probe across stimulus sets design),以此来评估指导性反馈(IF)在三组刺激物中对次要目标和未训练目标习得的影响。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卡片中呈现的刺激物的命名(tact),正确反应指当教师呈现卡片,学生能够在3秒内正确说出它的名称。

    本研究的次要目标有4个。第一个次要目标是对刺激物功能/特征/类别的听者反应,第二个次要目标是对刺激物功能/特征/类别的言语回应,第三个次要目标是针对听到的刺激物名称进行功能/特征/类别的对话填空,第四个次要目标是听到某种功能/特征/类别后进行刺激物的对话填空,这个目标只对被试3进行探测。正确反应及举例见下表。

研究过程

(1)研究的知情同意

    所有程序均由学生的父母使用书面知情同意书表示同意。每个学生都口头表示了同意。

(2)基线期

    对每个被试的教学目标以随机顺序进行3次探测,并在其中穿插学生已经掌握的目标。无论学生是否答对,教师都会对学生的参与行为给予社会表扬(如“干得好!”)。

(3)教学期

    对每组刺激物进行主要目标的直接教学,教学均采用多重范例,即3个刺激物使用不同的图片进行呈现,呈现顺序也是随机的。

    教师向学生出示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则给予具有相应次要目标信息的指导性反馈,然后是口头表扬。如,教师拿出皮带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若学生正确回答“皮带”,教师则说:“皮带有扣,真棒!”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或无反应,教师则给予仿说辅助。如,教师拿出皮带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学生错误回答“鞋”,教师则说“这是皮带”并重新提问“这是什么?”直到学生正确反应后,教师给予上述指导性反馈和表扬。

    在进行30分钟的主要目标教学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次要目标1的探测,探测程序与基线期一致。在每3次主要目标教学后,对学生进行次要目标2、3、4的探测。

(4)维持期

    若学生达到了一组刺激物的掌握标准,即连续3个时段,学生都能够100%对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1反应正确,此时该刺激物组进入维持期。维持期与基线期的程序一致,对学生进行时间跨度约16周、共10次维持探测。

(5)社会效度

    在教学之后,每位学生的父母都得到了对教学的概述并观看了图表和他们孩子在基线、教学期间的视频剪辑。然后,每位家长填写了一份教学评估量表以评估他们对教学的可接受性。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教学效果的反应良好。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在向3名孤独症学生教授新物品命名的同时,实施指导性反馈,结果发现所有学生均观察到了未经直接教学的技能掌握(即次要目标回答正确率的提高)。所有学生的技能掌握维持了2个月。

    本研究的结果与先前研究的结果一致,但也有以下扩展。首先,先前研究在主要目标掌握后对次要目标进行探测,本研究在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中对次要目标进行探测,发现在主要目标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习得未经直接教学的技能

    其次,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新技能的习得可以维持2个月的时间。先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段内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能够维持一定效果,但本研究发现在维持期出现主要目标掌握水平下降,而次要目标保持在很高的掌握水平的现象(被试3)。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该次要目标技能最初已部分存在于学生的技能库中,但刺激控制较弱,指导性反馈的出现加强了这种刺激控制。

    最后,所有学生都出现了次要目标2、3、4正确率提高的延迟出现,这与先前研究的结果一致。延迟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对新学的刺激物熟悉程度不高,对刺激物的熟悉可能会增强未经教学技能的出现。但这一反应模式假设仍未得到进一步证明,需要未来进行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Tullis, C. A., Gibbs, A. R., Priester, J., & Tillem, A. (2022). Emergence of verbal responses using instructive feedback: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37(2), 271–289. https://doi.org/10.1002/bin.1836

编辑:郝佳颖

审核:王印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