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欧洲残疾儿童是跟着一批才华横溢的大学生疯玩过周末的?

来源:原创 八爪鱼漫游记 卢卡妈妈说养育 2024-05-01 07:24 比利时

今天分享国外梦幻的残疾儿童童军组织,不想听我唠嗑的直接往下拉。

上篇文章发布三天浏览突破两万,留言区收到来自祖国内地和全球各地的朋友的留言。

这是公众号平台在四月第一次公开所有公众号主的留言功能后,我第一次收到评论区留言。

我被大家的热烈讨论深深吸引了,也感叹作为中文最大的自媒体社交平台,微信的用户真的是遍布全球。

看到来自欧洲邻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日本的华侨华人朋友的留言,我也从中了解到了不同国家地区对ADHD的诊断和治疗。

首先感谢热心的朋友给我的回国旅行各种出主意。

说到重要的防噪耳机,我其实也准备了,不过我发现城市旅行中的噪音只用防燥功能并不好,用有音乐播放功能的耳机倒是有效果。

但通常孩子们目前只有在看动画片才愿意用耳机听声音。我需要更多时间来培训儿子听冥想类的音乐,如果有效,我再跟大家分享。

然后也有海外的华人朋友表示跟我有一样的回国经历。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靠时间和调整行程安排来适应。

我自己本人要带孩子回国的动力,主要是想让他们了解中国国粹文化,成年后能产生对中国文化的归属感,或者能习得一点点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毕竟我见到太多海外出生长大的华裔(包括中西混血),如果父母不付出几倍的努力做文化传承,这些华裔基本就与中国断联了。无论中文水平,还是中国文化,还是落地中国的适应程度,都堪称老外一枚。

因此,对于华裔孩子回国的安排是可以按照游历山水和学习国粹两个路线来的。去乡下可以放飞孩子的野性,学国粹也适合培养孩子的艺术天份。

对于我家卢卡斯,他既热爱戏剧又爱音乐和舞蹈,随便从古筝、二胡等乐器演凑,京剧越剧等戏剧,还有八段锦和中国功夫这些运动项目里选出兴趣班给他,他一定会非常开心。

而这次回国城市里最吸引卢卡斯的项目,还真的是大妈广场舞和商业区的直播演唱。

只要大人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安排出适合大人孩子都感兴趣的项目。回国旅行也是可以过得美好而开心的。

这就是我下次回国的目标和方向了。

还有朋友说国内就是学习太卷,ASD和ADHD的孩子压力太大。城市环境也不友好,孩子们最需要去沙地里打滚。

我也同意,在我的特教群里常听大家诉苦,我就似乎感同身受这份压力了。

但是我们要相信,从家长做起,在卷的大环境里,孩子还是有过快乐童年的余地的。

最后还有朋友问我关于多动症营养素和神经治疗,建议大家看我的往期文章,近期我还会再更新关于血液检测营养素和矿物质缺乏的部分。

不敢相信!欧洲残疾儿童是跟着一批才华横溢的大学生疯玩过周末的?插图卢卡妈妈说养育推荐搜索

多动症

好了,现在唠嗑结束。

开始正题,我满怀激动的心情,要跟大家分享欧洲的童军组织。

卢卡斯从去年9月开始正式加入了比利时荷兰语区的残疾儿童童军组织。

简单说,就是几乎每个周日下午我都可以把熊孩子扔给童军组织,自己回家休息半天。

童军是什么?

童军也称“童子军”,英文scouting。是1907年英国陆军中将罗伯特·贝登堡创立的一个国际青年组织。

在全球范围内,童军是最大的青年组织,共有约 4000 万会员,遍布约 160 个国家。可以说这完全是一个外国人玩的组织。

卢卡斯参加的童军的使命是:“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加入。我们一起探索,敢于在生活中跌倒。大自然是我们的财富。我们相信自己和彼此以及创造更多的东西。

孩子们怀着巨大的喜悦和小小的行动,捍卫生活的社区。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大声梦想着在一个公正的世界中幸福的人们。

通过童子军,儿童和青少年学会制定自己的计划、了解自己并接受他人。童子军和领队面临着尝试新事物并机智地解决问题的挑战。当每个人做好准备时,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

童军非常看重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发展的。在组织创造的安全的环境中,他们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邀请孩子们发现并突破自己的极限。

他们强调孩子们的自我激励, 鼓励自力更生、赋权并为自己和他人挺身而出。

上面说的有些抽象,下面来看看童军具体是玩什么游戏的呢?

童军的孩子们随时随地在室内、室外、水上、森林、广场和任何可能的地方玩耍。在各种游戏中大声尖叫,翻滚、跌倒和再次站起来,然后脏兮兮的回家。

童军的活动是以学年制注册,在这一年中会有春秋两次的周末外宿,一次暑期一周的野外露营。

中间还有各种节假日的活动,冬天天气差的就在室内的体育馆活动,天气好的时候就去户外探险。

遇到比利时圣尼古拉节(类似圣诞节)的时候,会有圣尼古拉爷爷来送礼物。

遇到欧洲狂欢节时,每个孩子都可以办成自己梦想的角色。

上个周末,卢卡斯跟童军去农场外宿。玩的浑身惨兮兮,却不亦乐乎。就连晚上睡觉都戒掉了以往的“泣不成声”想妈妈。

经历了大半年,卢卡斯对童军从一开始的“为什么要去童军?”转变为“我还要去童军”!

当我见证了真实的快乐时,我决定认真写一篇文章来思考这份中西人文和社会的差异。

首先带领童军的是一群17-26岁的年轻人。

作为中国人,我一开始不能理解为什么一群正在读大学的比利时年轻人们要每个周末花半天去带残疾儿童一起玩。即便我很感恩这份社会福利,但我的成长经历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在人文高度发达的欧洲,把志愿者服务做到这个频率,不可能只是出于博爱的慈悲之心吧?

我想这些年轻人们一定会从这种自愿且无经济回报的活动中获得一种情绪价值,否则不可能会有如此强力的驱动力长期参与童军活动。

于是我仔细研读了童军组织在学年伊始发给每位家长的小册子,里面包含了组织的使命和活动介绍,以及每一个领队的个人介绍。

原本我狭隘的觉得或许这些大学生们不爱学习,就爱户外活动。结果看了简历,方觉自己肤浅。

这些年轻大学生们的专业汇集了社会学、计算机学、生物技术、医学、护理学、儿科物理治疗(大运动迟缓治疗师)、市场营销、艺术、心理学、人文科学等等。

而他们的兴趣爱好广泛到包含了艺术、运动、阅读、烹饪、旅行。每一个人都有多项才艺和个人爱好。

再看他们简介上的参加童军领导的理由,那就更让我觉得自行惭愧。

他们单纯只是喜爱跟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他们不在意是普通孩子还是残疾孩子。他们享受玩耍的乐趣,更志愿帮助这些孩子找到自己。

还有一个年轻领队的留言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她在五岁开始就跟一个残疾儿童邻居在同一个游乐场玩大。她觉得残疾儿童完全可以跟正常孩子玩在一起。

这里的残疾儿童包括了身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发育迟缓的孩子(自闭症、多动症、行为问题等等)。

读完了这样一份份充满活力、才艺和真善美的个人简历,对比我过去大半年每次接孩子回家时看到他们喊着口号充满激情的解散仪式。

我是真的信了,这群残疾儿童在这里找到了归属和快乐,也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这个童军组织每年的注册费只有50欧元,等同于400人民币。这个费用用于组织的管理。日常活动的场地时政府提供的。年轻领队们是义务参加,没有酬劳。

对于这些年轻人,除了是发自内心享受领导童军,带领孩子们找到自己。他们也很享受跟同龄人一起合作,创造优秀的运营团队的体验。

所以有着童军领导经验的年轻人,多数都有着优秀的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在他们未来的工作中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

譬如,我一开始听说这个组织就是从我的比利时同事Tom口中。

Tom在我们公司担任的是管理职位,他偶然跟我谈起自己少年时参加了童军,陪伴他度过美好的童年。到了大学时期,他志愿领导童军,带领新一批的孩子们从游戏中寻找快乐。

虽然他的大学学业很忙碌,但他还是很享受和坚持完成了童军领导。现在他的孩子们也在参加童军,同样感受到快乐。

我非常羡慕,但却遗憾这样的童军应该没有给特殊儿童的份。然后Tom告诉了我现在卢卡斯加入的童军组织的名字。

我非常欣赏这位同事,总觉得他的社交能力不属于理工男的身份(我的部门男同事几乎都是理工男出身)。原来是童军的经历深深影响了他,也让他获得了出色的团队组织和领导能力。

童军确实是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动组织,因为我们没有这种体验。如果想在国内如法炮制,实在缺乏文化背景和第一代创始人。

何况中国教育的课业压力从80后到20后就从来没有降下来过,所有课后的时间都在学习和补课,哪里有时间去参加社会组织?

但恰恰就是缺乏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组织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们陷入了厌学、交友困难、抑郁和对自我和未来的迷茫。

到了特殊儿童这里,那就更难了。患有发育迟缓、自闭症和多动症的儿童,连适合的学校都很难找到。哪里来又人安排组织课外活动呢?

十几年前还有大学生去边远山区助教盛行,现在不清楚还有多少大学生愿意去搁置自己的前程去帮助贫困儿童。

说真的,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完全没想过去做支教。没有为什么,只是没想过这世界还有一群与我完全不同的孩子们等着我去帮助。

我能看到的只有身边一个比一个优秀的同学和同龄人,自己的人生都在迷茫之中,如何帮助后辈呢?

现在的我在欧洲生活了十几年,深受欧洲人文主义的影响。同时自己的孩子虽然是特殊儿童,但却因为本土的社会福利、高质量教育和医疗得到了最好的发展资源。

我时常在想,国内的教育和特殊儿童组织有太多的发展空间。

只是需要第一批教育者、父母和社会组织来发起一个创新,学习欧美成功的教育经验,为中国的儿童(包括特殊儿童)创造以快乐和潜能开发为主的教育资源。

或许在看的读者朋友未来都有机会结合在一起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

你是怎么想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头脑风暴!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