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原创 大脑与认知研究所 香港中文大学大脑与认知研究所 2024-01-29 18:30 发表于广东上一篇推文介绍了与孤独症共伴病症相关的国际研究,本篇推文会向大家介绍那些聚焦于孤独症人士社会生活状态的研究。
AUTISM
题目:Advice for autistic people considering a career in academia
作者:Sandra C Jones
一些孤独症人士可能因为刻板兴趣而在某些事情上能做出过人的成绩,有时,这些孤独症儿童和青少年会被描述为“小专家”。那么孤独症人群适不适合在学术界发展呢?本文汇集了37名在高校工作的孤独症学者对正在考虑走学术道路的孤独症年轻人提供的建议。学术之路对孤独症人士可能是理想的职业道路,但也有可能充满挑战。
扫码阅读文章
AUTISM
题目:Direct and indirect costs for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China
作者:Yanan Zhao, Yanan Luo, Rong Zhang, and Xiaoying Zheng
这项研究是中国首个旨在探讨孤独症家庭所面临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全面的国家性研究。研究发现,在中国孤独症的家庭成本中,非医疗成本和生产力损失占据大头。
扫码阅读文章
AUTISM
题目:Social attention patterns of autistic and non-autistic adults when viewing real versus reel people
作者:Beatriz López, Nicola Jean Gregory, and Megan Freeth
以往的研究总认为,孤独症患者在社交中常常避免关注别人的面部。这项研究发现,对于没有学习障碍的孤独症成年人来说,社交规范可以影响他们对社交刺激的注意力,比如更加关注别人的面部。
扫码阅读文章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题目:Mapping the Dilemmas Parents Face with Disclosing Autism Diagnosis to their Child.
作者:Nitsan Almog, Orit Kassel, Nili Levy & Tamir Gabai
孤独症的诊断通常只被告知给孩子的父母,这种做法使得父母们必须面对一个棘手的决定: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向他们的孩子透露这一诊断。本研究基于访谈和问卷反映了家长在向子女披露诊断结果时所面临的困境。造成困境的因素涉及孤独症的低可见性(孤独症症状难以仅通过外表显现出来)、孤独症一词的污名化(比如,人们可能自动将孤独症和低功能划等号)、对告知孩子的最佳时期的考虑(比如,在孩子多大的时候告诉孩子最好?)等等。
扫码阅读文章
Autism Research
题目:Organizational benefits of neurodiversity: Preliminary findings on autism and the bystander effect
作者:Lorne M. Hartman, Mehrdad Farahani, Alexander Moore, Ateeya Manzoor, Braxton L. Hartman
旁观者效应是指当目睹不恰当或有害的情况时,个体发出干预的可能性和及时性会随着群体人数的增加而降低。这项研究发现,在公司内,孤独症员工可能比非孤独症员工更不容易受到旁观者效应的影响。因此,孤独症员工可能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因为当他们目睹低效流程和功能失调的做法时更有可能报告这些问题。这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了神经多样性在工作场所的潜在益处。
扫码阅读文章
Autism Research
题目:Greater interpersonal distance in adults with autism
作者:Martina Fusaro, Valentina Fanti, Bhismadev Chakrabarti
社交过程中,与陌生人距离靠得太远或太近都会被视为怪异。因此,校准适当的人际距离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孤独症人士在掌握这项技能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本项研究使用沉浸式虚拟现实(IVR)系统地测量了孤独症患者的人际距离,并发现与非孤独症成人相比,孤独症成人表现出更大的人际距离。并且,孤独症被试表现出的人际距离越大,孤独症相关特质越高。
扫码阅读文章
PS:有兴趣阅读原文但无法顺利从原文网站下载的读者可以在后台留言,或添加大脑与认知研究所官方微信领取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