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这样练习提要求,收效更好!

来源:ALSO·IN ALSO孤独症 2023-12-14 11:02 发表于北京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到了年龄还没有功能性语言的孩子,父母就会担心他的生长发育是不是会晚于同龄人?孩子自身也会因为无法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而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或者情绪方面的问题。

要诱发孩子的沟通,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用语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提要求。

怎样去练习提要求呢?今天我们请到了BCBA、ALSO·IN石家庄中心督导朱睿老师详细跟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文|朱睿(BCBA)

ALSO·IN 石家庄中心督导

01“提要求”的先备技能有哪些?

(1)动机

平时多关注孩子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干什么,这些都是可以让孩子提要求的素材库,当然这个素材库肯定是越丰富越好,这样孩子的表达也会越丰富。

因此平时在家里,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拓展一些兴趣,接触更多的玩具,或者教他们不同的玩法。比如小汽车,可以教孩子推推小汽车,和大人互相推汽车,用积木搭桥让汽车过桥,在汽车上放上玩偶来载人……也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比如水,很多孩子仅仅只是拨弄水、把水溅起来、倒进容器里,玩起来都会很开心。

关注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后,家长又发现,大多数时候,孩子好像都是在自己吃、自己玩。这时就需要我们人为创造一些困难,比如把他们喜欢的东西放高一些、收到他们打不开的盒子里,或者我们拿在手里暂时先不给,如果给了也不要一次给一包,而是分开一点一点地给,这就有了提要求的动机。

比如,小朋友喜欢吃饼干,一包饼干打开之后,先给他吃两三块小的饼干(如果饼干本身比较大,可以提前掰开)。当他再伸手想要更多饼干时,我们可以先示范说“饼干”,在孩子说出“饼干”之后再给他。

生活中,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动机的眼睛,前面提到的汽车、玩水、饼干可以是动机,其它的比如,孩子想要出门的时候要开门、想要大人抱抱,也都可以是动机。

(2)模仿

好的模仿能力对于孩子语言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还没有具备跟我们做任意一样动作的模仿能力,也要加强练习。可以从玩具和一些常见物品操作的模仿开始,还有肢体动作的模仿。等他具备了这些模仿能力,可以对手部的精细动作和口面部的精细动作进行模仿练习,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发出更多的音,以及发音更清晰。

对于口部的练习要注意,不要总是把孩子的食物做得太小太软,大一些和硬质一些的食物有助于孩子口部肌肉的练习。我们还可以跟孩子玩一些类似做鬼脸、吹小纸片、学小动物嗷呜吃东西、打哇哇等小游戏,用趣味性的方式进行口部练习。

02 提要求的不同阶段

(1)眼神和姿势提要求

孩子的语言表达毕竟有一段逐渐积累的过程,如果他还没有仿说能力,就不练习提要求了吗?

当然不是!

提要求是由孩子发起的沟通,即便孩子还没有语言,也要培养这种沟通的方式。可以让孩子通过眼神或者姿势表达需求,达到沟通的目的。(如果这个过程中孩子自己发出了一些简单的发音,我们可以学着他的这些发音说话来回应,鼓励他们多说话。)

眼神提要求在孩子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我们把物品放到自己眼前,吸引孩子看向我们,孩子看过来之后再满足他。

接下来可以把东西放在我们自己脑后或者背后,在孩子看到我们的时候迅速满足他。

姿势提要求孩子在没有沟通和提要求的习惯时,往往会动作飞快,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可以“嗖”一下就过去拿到,甚至可以说是“抢”到了这个东西。

因此对于他们日常喜欢的东西,我们平时要控制一下,在他们无法得到的时候,可以教他们指向物品。大人可以示范这个动作,或者拉着孩子的手完成,然后给他想要的东西;再逐渐减少示范和肢体的辅助,最后孩子自己能够指向。(伸出手指指是一个手部的精细动作,如果孩子还无法完成,能够朝正确的方位伸手即可)

(2)简单发音提要求

如果孩子能够跟着我们仿说一些简单的音,那么可以在孩子想要东西的时候,示范他能说的跟这个东西有关的音,等孩子说出来之后再满足。

比如饼干,可以让孩子说“干”;海苔,可以让孩子说“苔”。如果这个阶段孩子的发音表达还不太受控,无法每次都比较好地说出来,能够发出一个近似音,例如说出“ga”“an”“ai”等发音,或者能够跟着我们努力地张嘴做出类似的口型,也可以先满足。否则孩子长时间无法得到满足,觉得不开心了,表达的积极性就不高了。

如果大人示范发音的时候孩子能够比较稳定地说出来了,我们的提醒就要逐渐撤退,示范的发音要越来越少、音量越来越轻,直到没有任何发音和口型的提醒,孩子能够自己说出来,这时自发的、有意义的语言就习得了。

为了让语言内容越来越丰富,大家不要教孩子说一个“爸爸”“妈妈”或者“要要”这样的词,就可以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哦,要根据不同物品的不同发音,教他们说不同的内容。

不仅限于物品,对一些活动、游戏也同样可以练习。比如我们会常和孩子玩的抱抱、(躲)猫猫、(举)高高等,先玩一两次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后暂停,辅助孩子说出来之后再继续玩。然后撤辅助,直到孩子自己说出来。

(三)词汇和词组提要求

如果孩子能够说出一些叠音和词汇了,这时他们再用简单音来表达的时候,就不能够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需要说出词汇才可以。

优先选择他们喜欢的,并且其中的发音也容易说出来的东西,我们根据孩子的表现来要求他的清晰度。如果他说出来的次数没有那么多,动机也比较容易受影响的时候,就先不要求清晰度;如果表达的频率比较高,孩子本身也会主动去表达一下了,就可以做清晰度的要求。

举个例子——火车玩具

在孩子想要这个火车玩具的时候,我们说“火车”来示范,孩子也要说出“火车”才能得到这个车;

如果孩子还无法说出“火车”的发音,可以示范让他说出“车车”或者“呜呜”来让他表达;

如果孩子在当下连贯地说出“火车”还比较有困难,可以我们说“火”孩子说“火”,我们说“车”孩子说“车”,说完后给孩子火车;

在他可以比较稳定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词汇后,我们可以在孩子开始发“火”的音时示范“车”,然后孩子接着说“车”;

再到孩子做出“火”的口型时就示范“车”,这样示范的两个字逐渐连贯,一直到正常语速的示范孩子也能正常仿说表达出来。我们的语言示范同样也要逐渐撤退,越来越少,让孩子能够自发地独立表达。

当孩子能够比较流畅地说出物品名称来提要求时,就可以增加一些不同成分,同时也可以延长表达的长度,比如“吃饼干”“打开盖子”。增加这些成分的前提是,孩子要能够理解这些增加的成分,比如我们发指令“吃饼干”“打开盒子”,孩子不会做成别的动作,或者拿别的东西。

练习时也要注意区辨,不能只让孩子说“吃饼干”“打开盒子”,也要说“吃薯片”“打开琴”等不同的内容。

(四)句子提要求

当孩子能够说用词汇和词组比较好地提要求后,就可以教他们用句子来表达了,进一步增加句子长度。

辅助的方法跟前面一样,一开始都是大人示范希望孩子说出的内容,由于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能力基础了,我们给到的语言辅助要尽快撤退,能少说就少说。常见的教给孩子表达需求的句子,例如“我要火车”“我要恐龙”“帮我打开”“帮我拿下来”等。

教他们句子提要求的时候要注意灵活性,句子形式也可以更多一些,比如“给我xx”。如果孩子总是会说“我要xx”,那我们可以等一等,或者提示“给”,他说出“给我xx”后再满足。

前面这些句子都是比较直接的表达,当孩子能够熟练掌握之后,我们也会希望孩子能够更有礼貌地表达,比如询问“给我玩火车可以吗?”“能不能吃饼干呀?”我们同样可以示范这些句子让孩子询问出来后满足。

一开始孩子在学习这个表达方式时,我们都会多满足,每次他们提出都会同意。但在孩子使用熟练后,也会增加进来另一个结果了——询问后的否定结果,比如告诉孩子“等一下”“现在还不行”,可以让孩子在帮我们完成一个小任务后才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练习到延迟满足。

(五)多成分句子提要求

对于日常中能够用句子表达并且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孩子,在提要求时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说多成分的句子,让他把需求表达得更加详细具体。

比如:

➤描述出具体想要的颜色——“给我红色的积木”

➤形状——“我要圆形的饼干”

➤口味——“我想吃草莓味的蛋糕”

➤位置——“我要下面的汽车”

➤数量——“我想吃两个汉堡”

➤让孩子描述副词——“妈妈快点走”

➤表达想要更多——“让我再玩一次”“再给我一个”等

在进行这些练习时,我们也要注意创设合适的场景,比如拿出不同颜色、形状、口味、数量的物品,或者把强化物摆放在不同位置,问问孩子要哪个;可以在孩子着急去做自己喜欢的活动时,故意拉着他慢慢走,在孩子玩了一会儿之后告诉孩子要收起来了。

非常重要的是,无论是进行哪个阶段的练习,提要求的机会都非常重要,练习次数一定要多,一天一百甚至几百次也不嫌多,多创造机会多表达,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养成养成语言表达的习惯以及说得更好。

最后,总结一下“提要求”的五个阶段:

1.眼神和姿势提要求;

2.简单发音提要求;

3.词汇和词组提要求;

4.句子提要求;

5.多成分句子提要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