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赋能·共融: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实践路径

原创 郑吉军 特教梦 2024年06月16日 12:11 江苏文章原标题《新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之我见》

摘要:本文探讨了特殊教育学校如何通过开放策略激活发展潜力,实现教育质量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首先强调了与上级部门对接、教育科研合作、家校合作及社会融合的开放维度,指出这些策略对于获取资源、更新理念、优化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接着,文章深入讨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分别从尊师重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阐述了激发教师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具体措施。通过营造健康工作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以及实施差异化教学,旨在促进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还提倡彰显学校个性、促进团队合作、正视学生差异以及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形成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特殊教育管理框架,旨在驱动特殊教育学校的持续进步与创新,为特殊儿童构建更加包容与支持的教育生态。关键词:特殊教育;以人为本;教师发展;

一、以开放激活潜力开放的环境如同沃土,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滋养,赋予其不竭的生命力。学校必须持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互动,方能在教育的征途中生存并繁荣。特殊教育学校,因分布稀疏且在教育体系中处于较弱势地位,更需学校管理层具备广阔的社会视野、全球意识、前瞻思维及全人教育理念,推动学校面向社会各界的全面开放。具体而言,这种开放策略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一)向上级相关部门开放对接这包括与所在地区的政府机构及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学校的成长依赖于这些层面提供的政策指导、师资力量、财政支持、设施建设、教育资源等关键要素,这对扩大特殊学校规模、改善教学条件、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育成效至关重要。因此,加强与负责特殊教育的上级领导沟通合作,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极为重要。

(二)汲取智慧源泉的学习这涉及到与教育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互联网等智慧高地的合作与学习,构建资源共享的桥梁。例如,我校派遣教师团队赴南京昭通等地学习,引入先进理念与资源,拓宽师生视野,紧跟全国基础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最新动向,有效利用外部资源促进自身发展。此外,建立高效的校园网络系统也是当务之急。

(三)与家长携手同行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成效,良好的家校合作能显著促进特殊儿童的成长。鉴于这些孩子因生理限制可能更倾向于家庭和学校的封闭环境,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尤为关键。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开放日与接待日、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实施问卷调查、建立家长联系机制及开展家访活动,学校可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求,发掘其潜能与特长,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同时,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政策支持以及家庭与学校共担的教育责任,形成合力,共同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与教育训练。

(四)拥抱社会,共享责任特殊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使命,呼唤全社会的关爱与支持,需要构建多元化合作的开放格局。应充分利用各类纪念日和活动契机,主动展示自我,借助每一次机会向公众普及特殊教育知识,倡导助残兴教的社会风尚。这包括:主动对接企事业单位、慈善组织及其他学校,为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争取实质援助;与媒体建立合作,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及时发布学校管理动态、发展成就及感人故事,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与正面形象;紧密联合民政部门、省市残疾人联合会及慈善团体,争取更多的物资赞助与智力支持;加强与用人企业的联络,携手本土企业为毕业生就业开辟更宽广的路径。弘扬特殊教育坚韧不拔的精神,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赢得公众的共鸣与支持,吸引社会各界的助力,共同将学校打造成为巧家地区的标志性项目和特殊儿童教育的示范中心。

二、以人为本,释放潜能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已成为国家及各级社会组织管理中的核心原则。任何管理实践只有立足于尊重个体,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展现人性关怀,并弘扬人文精神,进而推动事业兴盛、国家强盛、社会和谐。教育管理亦不例外,学校的核心在于师生,二者均需基于尊重的人格培养,而这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简而言之,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高效教育便无从谈起。这一理念具体体现于以下两方面: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策略。

(一)尊师重教,激发潜能我校致力于打造一所集聋哑与智障学生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全日制寄宿学校。在这样的特殊教育环境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生活上的父母、心理上的导师。因此,如何激励教师潜能,使他们热爱、敬重、享受并勇于创新于自己的岗位,成为管理的关键。学校管理层在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秉持“教师优先”的管理哲学,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1.营造健康舒适的工作氛围文化熏陶:在校园显眼位置展示学校的管理哲学与教育愿景,教师办公室悬挂教研组的师德警句,利用宣传栏及时表彰优秀教师事迹,展示师生成果,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文化环境。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决策,重视并实施他们的合理建议,肯定其贡献。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无论是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荣誉,都要及时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多彩活动:通过工会、团委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表演、技能竞赛等,以及外出学习考察、旅游等,让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现自我,提升素养,增强职业自豪感。

2.促进教师心理和谐与愉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身作则,正面影响学生,也能更好地发掘自我潜能,为特教事业贡献力量。因此,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对提升其工作积极性至关重要。有效沟通与理解:管理层需擅长与教师沟通,进行换位思考。在分配任务时,应考虑教师的感受和需求,理解他们面临的挑战,以此建立心灵上的共鸣,使教师感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自发地与学校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赏识与宽容并行:认识到每位教师的独特价值,通过真诚地赞赏增强其自我价值感。同时,对教师成长中的不足持宽容态度,采取引导而非放任的方式,帮助他们正视并改进不足,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

(二)学生中心:促进个性化成长与发展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我们坚决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全面提升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目标在于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立与自强的品质,以及强化其社会适应能力。我们依据每位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定制差异化教学计划与目标,确保不同类别、不同能力水平的残疾学生都能在教育过程中获得成长与进步。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劳动技能及职业教育的融入,坚持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为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三、彰显个性,塑造特色个性蕴含着“独特性”与“多样性”,正如每个人独一无二,每一所学校也应拥有其鲜明特征。针对聋哑及智力障碍残疾学生的特点,我们着重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尽管这些孩子在身体上面临障碍,学习与生活充满挑战,但他们的潜能不容忽视,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培养。

四、合作共进,驱动发展学校管理的焦点应从单一的分工模式转变为强调团队协作。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多元要求,任何一位教师的知识与能力都是有限的。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依托团队合作的力量。综合课程的创新与实施,迫切需要教师跨越学科壁垒,摒弃门户之见,以开放的态度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吸收与整合。

五、正视差异,增进理解我们不应盲目与他校比较,应清醒认识自身情况:学校起步晚、基础薄弱、经验欠缺,且特殊学生在某些方面确实与普通学生存在差异。因此,我们需专注于接纳并深入理解特殊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

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教师需掌握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学生如何看待自己深受教师、同伴、家庭成员等影响。教师若未能妥善掌握这些技巧,可能会无意中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在特殊教育中,班级管理意识尤为重要,而“小依桑”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对于促进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保证其健康方向具有深远意义。只有坚持不懈地精细管理,我们的特殊教育学校才能更加卓越,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特殊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秦铭欢.我国台北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运行及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10):22-27.[2] 曹斯涵.河北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随班就读的障碍与破解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21:DOI:10.27354/d.cnki.gtcjy.2021.000213.作者姓名:郑吉军  工作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特殊教育学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