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海航灯儿童支持 2024-03-27 10:47 湖南
一看到我们强调要上半天班3小时/全天班6小时密集一对一为主二对二合作为辅,很多家长都会有疑问,也有人在其他平台评论区问过:
一、孩子这么小连续上3小时一对一二对二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承受能力和感受?
二、既然几乎所有自闭症谱系儿童的核心障碍就是同龄社交兴趣和方式能力有问题,难道不应该针对性直接去社交融合吗?为什么小龄儿童的大量时间要一对一为主。
关于第一个问题,小龄儿童的承受能力和感受,要先提个概念:“正统ABA”,很多人完全没接触过,很多人理解的ABA就是桌面DTT和零食强化,现实中大多地方的ABA早已被糟蹋的不成样子。
下面引用一段评论区两位不同家长之间的解释来阐述:
原版提问如下:
“我家上的就是30分钟一节课的,休息10分钟开始第二节课,一天三节课,一天总共课时90分钟,我觉得你说的有点带个人的主观意愿进去,我认可你前面说的,但是后面说的3个小时连上,有没有考虑过小孩子的接受程度?
原版回答如下:(转载来自答主xhs “橘子成长日记”,星海航灯 帖子之下)
“我觉得博主更想表达的是正统的aba机构应该是如何。你们家上的那种也是aba但不算正统,是dtt(aba里面的一种教学方式)另外正统aba机构都是3个小时起的,而且是以游戏为主,没什么能不能接受的。对于小孩来讲3小时就是玩,还是有人高质量的陪玩,只会开心不会不接受。我在机构遇到的比较抗拒机构的,要么是之前上过dtt机构,对类似环境抗拒,要么是分离焦虑特别严重的孩子(但这部分孩子如果家长在旁边就可以非常配合)大部分孩子都是开心的。我们上了半年,专家给脱帽了,而且各项发育水平都符合当前年龄。就上两周回去机构上体验课都开心的不得了,每天一睁眼就说让我带她去找阿姨们玩。”
“根据能力去安排的,前期主要是操作玩具,比如最早去的小朋友大都是安坐差、指令性差,那可能会用到比较简单有趣的声光电玩具,孩子能坐住一分钟玩玩具就给个更喜欢的玩具玩一下强化坐的行为。比如这个孩子精细差,那么玩的玩具可能就是和手指精细操作相关的,比如夹蜜蜂、钓鱼等,这种游戏孩子可能也没那么喜欢,那么中间也会穿插孩子喜欢的其他玩具做强化交替玩。能力强一点的会有小组课2-3个孩子一起上,那么一起玩的可能就是合作游戏、假想游戏等等,没有固定怎么玩,因人而异”
“因为我们上的就是这种机构,也去看过别的机构。如果没上过正统aba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如果真正了解也不会选择只做dtt的机构了。而且有些人上了也还是不理解,甚至觉得只是玩会没什么用[笑哭R]每次有人问我怎么选择机构,不论我说的多明白,还是会有大部分的人选择dtt机构。”
看完应该就基本明白正统ABA是怎么个操作了,当然答主说自家脱帽了,不一定真实,也可能这个孩子自身基础就比较好,或者说虽然以前表现不轻但其中原发性障碍比例成分并不大,比较靠近单纯发育迟缓一些,但是这位家长的见识和方向感觉悟明显也是十分优秀的,尽管每个孩子自身程度里原发性障碍的比例不同,但是不同家长和家庭之间的干预方向感/思考觉悟/付出程度差别也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一直强调“先干预家长后干预孩子才更有成功希望”,方向一旦走错,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折腾自己的同时也折腾孩子。
现在回头看关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小龄孩子不直接去融合,而是大量时间花在一对一上。
这个话题不能抛开程度来谈,
1. 针对特别轻微的单纯发育迟缓,或基础能力眼神谈吐智商都没问题只有社交交际方式不当的轻微自闭症谱系,边缘孩子和一些阿斯伯格等,这类孩子也需要一对一,但不是大量桌面,而是直接半天幼儿园半天一对一,把幼儿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下午针对性一对一情景模拟并座谈,主要目的是帮助其明白换位思考,什么是根据场合和情景恰当的思考,恰当的方式,反复练习,帮助其建立社交朋友圈子,并维持长期友谊,随着社交经验积累和自身判断和习得的本能反应能力提高,以后的社交问题会越来越淡化,完全融入正常人。
这类孩子的未来目标是完全脱帽,一切独立。如果不针对社交矫正干预并经验积累,以后成年后婚恋相处朋友相处公司相处可能会被性格严重拖累。小时候很好,大了反而废了。因为他是隐藏的类型,别人都以正常人标准看待,没任何特别的同情心包容心在里面。
2. 针对中轻度自闭症谱系和针对一些有中高功能说法的孩子,除了共同的同龄社交兴趣和方式不当外,大多孩子基本多少都会伴随一些明显基础能力的问题比如眼神短暂,比如语言会说点但明显奇怪,比如在家基本正常但放同龄人堆里还是明显幼稚,比如认知接近正常但理解,社交,情绪,兴奋,行为恰当程度明显有瓶颈的,早期必须大量一对一为主,只不过桌面和情景教学比例要根据基础能力不同灵活来把握。
机构内主要提升基础能力方面必须大量一对一为主二对二合作为辅,才是最快的追赶方式。
机构外的时间父母帮助其筛选玩伴,从反复玩伴开始,从能部分合作游戏方面先开始,逐步拓展融入到大集体。
这类孩子的未来目标也是完全融入社交,独立生活,或在部分轻度支持下独立生活。只要原发性障碍成分不是太大,父母方向感和觉悟选择不偏太多,机构和家庭家校联合支持给力的情况下,成功率也是很高。
3. 针对重度自闭症谱系儿童和传统重低典自闭症儿童,要花大量时间一对一,以能自理减少照顾为目标,但其中有部分孩子虽然症状严重,但其实原发性障碍部分比例并不高,症状只不过是继发性迟缓和二次负面代偿表现出来,对干预会很敏感,密集一对一为主后重转中,中转轻甚至独立生活的希望也很大。
特别严重的严重症状基本原发性障碍引起的孩子,即使密集干预后,提升也可能会很有限,这类一般原也很可能有严重的遗传基因问题。
看完上面的分析,应该明确,自闭症谱系的障碍除了共同的同龄社交障碍这个核心外,还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大量基础能力障碍问题,在眼神/关注/专注力/语言/逻辑/理解/思考/总结能力都远远不够的情况下,如果把这些孩子直接送入集体课,岂不是浪费时间的空中楼阁吗?一些以前老家长开的充满集体课的机构20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大多孩子过早集体课单纯靠辅助抓规矩和抓学业最后依然进不了小学或被劝退,核心思维方式能力如果起不来,小学成绩又有何用,就算大学混毕业出来依然只能蹲在家里。可能有人也会出来反驳,集体课里面也学到了东西,实际上你集体课学到的要么是虚表规矩进步,要么是孩子随着年纪和集体课,学到了芝麻点的进步如果靠这个速度一辈子不可能赶上来,和一对一为主二对二为辅对孩子的进步幅度比起来集体课的那点事倍功半的进步完全可以忽略。
最后总结,密集干预也不是万能的,也主要是帮助原发性障碍成分不大的自闭症谱系儿童,给予足够的早期支持和代偿能力,就能回归成为一个接近完整的正常人。
原发性障碍比例和表现出来的严重程度并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大多是如此,但也有很多例外。在足够早期家校联合的支持下,重度的能转轻度的比例也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