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障碍青年不懂得拒绝,怎么教导?

来源:爱成长  2023-11-27 18:29 发表于广东为解决家长在教育上的困扰

我们开设了「家长答疑」专栏

围绕心青年与生活相关问题展开解惑

问题来源于爱成长大龄家长社群

「为生活服务·共研所」

进群请留意文末二维码

答疑将不定期在公众号更新

感兴趣的家长们可关注爱成长公众号

家长问题

14岁,女。跟我们住在一个小区的一个60多岁的男人老爱拉我女儿的手,有大人的时候他就不拉。我想找个时间跟他说“我女儿长大了,不可以拉我女儿的手了。”但毕竟住在一个地方,我不好意思,想问一下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Aya讲师回应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建议家长花心思教一下孩子社交距离的问题,肢体接触的问题,可以跟什么人牵,跟什么人不能牵。那这个就回归到社交圈,我们可以用社交圈来教孩子人际关系的界限,肢体接触是分不同的人群的。

然后再教孩子自己去跟那个伯伯说:“伯伯,我已经14岁了,男女有别,我不能随便跟你牵手。”按理说,对方一听就应该知道,这是爸爸妈妈教的,要收手了,给对方留了一个台阶,给他保留了一些面子,以后见面了打招呼也不至于太尴尬。

只要孩子有能力表达,就要尽量让她自己去说。因为14岁也不小了,如果今天她不能处理这种身体接触上的问题,没有这个60岁的老伯伯,她可能还会遇到在身体接触上越线的成年男性,我们怎么保证孩子时时刻刻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所以还是要提升孩子自身的能力。

人身安全、身体接触、社交圈、恰当的沟通表达,这些所有的技能其实是连接成网的,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就要把它拆拆分成多个目标,一个一个把它教会,综合才能呈现出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相关课程:《社交圈与人际关系》线上音频课

△点击查看介绍

家长问题

那个人应该是说“来握握手”孩子就去了,不懂得拒绝,也不会清晰的表达,但不会主动跟大人握手,会主动拉小孩的手。孩子能分清楚男性女性,嘴巴也知道念叨,不挨着男性。

Aya讲师回应

孩子知道人际关系的界限,身体接触的界限,但不代表能做到,还需要很多实践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尤其是在社会环境中变量很多,需要练习的不同层次也要足够多。不同年龄阶段需要掌握的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需要更新迭代的,仅仅是分清男女还不能够满足青少年在生活环境中的需要。

嘴巴念叨着不挨着男性,那她能理解为什么不挨着吗?如果跟孩子说男性会伤害你,这种教法又过于绝对,太一刀切了,更容易让孩子不灵活。我们教孩子一个技能也好,规则也好,最好跟生活场景挂钩,什么情况下不能这么做,什么情况下可以做。

例如身体接触,女儿跟爸爸拥抱一下,偎依一下,牵牵手,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跟陌生人,或者关系淡的人不能这样。

所以说起来又会涉及到社交圈、人际圈层的学习。我们不能孤立的教,否则孩子很容易把我们的叮嘱当做命令一样死记硬背,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

当然,以上的教法建立在孩子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上。如果孩子实在不能理解,那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化的工具,让孩子通过眼睛看到具体的图示来帮助记忆和理解,或者把这个工具进行调整、扩展,变成孩子能够看懂的形式,这样孩子还是有机会学会自我保护的。

而最关键的还是实践应用的环节。记住和应用是两回事,我们可以提供支持帮助孩子应用出来,这才算是初步成功。

家长问题

坐地铁的时候,只要有个空位,我女儿就会立刻坐过去,有时候坐在男性旁边,我感觉很不好意思,感觉她靠其他异性太近了,想问一下如何教导孩子呢?

Aya讲师回应

有空位就去坐,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这个习惯,普通孩子也一样。那坐在旁边的是异性,这在地铁上也很常见,我们很少因为那个空位旁边是异性,就不坐了。

至于坐在异性旁边是不是太近了,这才是需要关注的。到底是别的异性靠她太近了,还是她靠别的异性太近了。比如,有个空位,孩子坐下了,然后她紧紧的贴着旁边的陌生乘客。

如果是孩子自己主动靠上去,那我们要教,作为一个陌生的异性乘客,你应该跟他保持一个怎样的姿势状态,不能倾斜往别人身上压,或往别人身上贴。

如果是孩子坐下去,别的异性紧紧靠着她,贴着她,那孩子要学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可以说“请你坐过去一点”,如果孩子能力还达不到,家长可以教她立刻站起来不坐了。这还是跟人际交往时出现的身体接触有关。

一个规则,会有主体规则(常态规则),同时还存在例外情况。我们在教的时候,要同时把主体规则和例外情况讲清楚。平常跟人交谈或相处保持一臂距离,但上了地铁挤车的时候,就没办法保持一臂距离了。

针对坐空位,家长还要教孩子做判断“那里有个空位,你要看一下位置够不够,你坐不坐的下,坐不下就不要硬塞。”因为我们的孩子有时候判断不了空位的大小,哪怕是一点点位置,都要硬挤上去。

Scroll to Top